Coming soon

聽植物唱歌

2018-04-19

「矮樹林,灌木叢,草地,燈心草…… 我對你們說的一切只是獨白,你們都沒有聽見。」──詩人辛波絲卡

未知你曾否像詩人辛波絲卡 一樣,有時會想與那些看來靜止著,其實生態盎然的植物聊聊天,卻只聽見植物的沉默?不少人相信,大自然有著與萬物溝通的能力。一班外國生態村的成員抱持相同信念,研發了智能裝置””Music of the Plants””。透過此裝置,我們可以聆聽植物演奏的樂章,怎至與牠們「合奏」。或許植物並非沉默,只是我們未懂傾聽。

如何聆聽植物?

人類透過五感認識世界,了解植物時,我們通常運用視覺、嗅覺、觸覺或味覺。但意大利生態村Damanhur的成員則開拓了以聽覺接觸植物這個維度,他們發明Music of the Plants智能裝置,讓我們有機會窺聽大自然的秘密。儀器設計的原理,來自植物內部如何進行電子互動的科學研究。使用時,器材兩端電極分別接上植物根部及葉面,然後裝置會測量植物內部互相傳遞的電子訊號,再將訊號傳送至樂器數碼介面(MIDI),將之轉化成音節。Music of the Plants智能裝置約智能手機般大小,造型輕巧,方便用家帶著裝置走入林間,傾聽植物之音。

裝置最新型號是竹製的””BAMBOO””,設有調諧器(Tuner),提供不同樂器及音階選擇,能將植物的電子訊號轉化高低音及無律的節奏。

Music of the Plants

可有想過,當花草樹木能「高唱我歌」,會是甚麼形式的音樂?古典樂?搖滾還是流行曲?以下四首植物的樂章,或許能教你我重新認識植物的內蘊。

1)紅辣椒不玩搖滾
有用家將器材連接紅辣椒盆栽,一心以為會聽到像樂隊Red Hot Chili Pepper的另類搖滾樂曲,豈料原來紅辣椒的主調竟然低音而節長,音樂緩慢沉穩。

2)清脆的檸檬樹
接駁檸檬樹,還以為它會唱出《Lemon Tree》般重拍調皮的歌曲,怎知卻是清脆輕巧的音調。

3)催眠的大麻
大麻難道是迷幻音樂?非也,它的音樂音節疏落,高低音起伏輕微,不至於可列入迷幻音樂,卻似有催眠之效。

4)玫瑰的另類浪漫
至於玫瑰,還以為會是浪漫的愛情樂章,卻原來是徐疾有致、不慌不忙的節奏,偏高的音調聽起來像森林精靈的耳語。

想聆聽植物樂章,可瀏覽其官方網站:
http://www.musicoftheplants.com

植物也有心情樂章

不少研究指出,植物有其一套感知及溝通系統,就像人類般有其心情起伏,如受灌溉時會呈現喜悅狀態,缺少日光便會了無生氣。Music of the Plants這裝置也間接反映了這種植物生態;製作團隊發現植物的音感,會隨周遭環境的狀態起變化,如濕度、氣溫、光線等;若有東西靠近植物時,節奏更會猛然急速起來,反映植物對外界的感知。

與植物jam歌

既然植物能「唱」,那和植物jam歌也不算瘋狂幻想吧?去年五月,巴黎舉行了第一屆國際植物音樂節,其中一個環節就是植物與人類合奏,演出單位有來自歐洲各國和日本的演奏家,以及蘭花、天竺葵、蕨類等自然界代表。參加者戴上Music of the Plants裝置,傾聽植物樂章,同時現場由人類音樂家順應植物節奏,以結他及鋼琴等樂器伴奏,成就一章大自然的交響曲。

「我們依同樣的定律投落影子。我們都試著以自己的方式了解一些東西,即便我們不了解處,也有幾分相似。」詩人辛波絲卡向植物呢喃。我們雖不像植物扎根於土,但確有不少相像之處,若能透過Music of the Plants這種裝置,傾聽植物的聲音,無疑拉近了人類與大自然的距離,這也是對和諧共存的新演繹。

植物的「電子腦」
人類能夠與植物合奏,正因為大自然對外界動靜非常敏感,並且會反應及傳播信息。雖然植物沒有大腦,但現今科技探測到植物會發出電子訊息。神經科學家Greg Gage曾將實驗儀器的電極分別連接上捕蠅草及含羞草,發現當它們被觸碰時,葉面會閉合起來,就像人類大腦的神經元向身體不同部位傳遞訊號。

FB: Music of the Plants

TEXT: TIFFANY
PHOTO: 網絡圖片
#604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