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ing soon

綠色旅遊 登台灣百岳之裝備

2017-11-13

香港人愛行山可謂眾所周知,只要星期六日走上山頭就可以發現到處人頭湧湧,而且近年吹起綠色旅遊風氣,愛好行山人士,到外國登山亦成為一個新目標。

其實近近地的台灣人,亦是一個熱愛登山的民族,一些熱門登山路線在假日一樣遊客眾多。而且台灣過三千公尺以上的山超過二百多個,登上「台灣百岳」,成為當地人的終極目標。這次我們膽粗粗挑戰台灣第二高峰「雪山主峰」,深入雪山山脈了解台灣百岳之美!

台灣的山脈知多少?
台灣位處「菲律賓海板塊」和「亞歐大陸板塊」邊緣,因板塊運動而形成大大小小的山脈,而山脈就佔去台灣百分之七十以上的土地,真正的山多平地少。

眾多山脈當中以五大山脈為主(中央山脈、雪山山脈、玉山山脈、阿里山山脈、海岸山脈),由東至西貫通整個台灣。每段山脈又因地質、生長植物及景觀的不同而令台灣高山呈現截然不同的景致,冬天白雪、夏天花開、春天迷霧、秋天紅葉,從低海拔到高海拔,處處展現山巒峻秀及優美。

何謂台灣百岳?
台灣高山眾多,何只百岳!只是過三千公尺的山就有成二百多座,一星期爬一座都夠你玩4年有多…百岳其實是由台灣登山界人士所選出來的一百座最美山峰,當中每一座都必須超過三千公尺以上,亦要有其特色之處,通常以奇、險、峻、秀等作為指標,最後這一百座山就成為台灣人口中的「百岳」。

登上「台灣百岳」是當地登山愛好者的終極目標,到目前為止成功完成登百岳的人大約只有一千人左右,由此可知實踐這個目標並不容易!

如何準備
別以為到台灣登山如香港般容易,在台灣登山事先申請很多證件。一般3千公尺以上的高山都交由國家公園管轄,一些熱門路線要先取得國家公園入園證明,再到「內政部警政署」申請入山證才可以登山,過程頗為煩人的。而且台灣高山退出點比較少,往往最簡單路線也要2日1夜時間,所以對裝備及食物補給等要求都比較嚴格。所以要到台灣登山的朋友,必須事前做足準備工夫。

1. 行山路線規劃
台灣有上千條登山路線,要選一條適合自己的非常重要,可參考台灣登山網推介,量力而為。
A. 計劃所需要的行程天數,同一路線都可以有3天2夜及2天1夜行程。
B. 要計算路段的總長度及坡度,如雪東線登主峰段雖然只有3.9公里,但高度差達900米,上山時間要5-6小時及一定體能。
C. 住宿安排比較簡單,熱門路線都有山中小屋可入住,大部份都有水供應,當然山中小屋床位都是通舖,要自備睡袋及自行煮食。

2. 國家公園入園證
入園證的申請是最麻煩的,因為要配合山中小屋空缺,如小屋沒有空位入住就不能申請那段時間登山!以雪東線為例,它屬於雪霸國家公園管轄,要先入內查詢兩間山中小屋的空位,「七卡山莊」可住130人,而「三六九山莊」則可住106人。(「三六九山莊」是位於路線中段,是攻頂必要停留點,所以每逢假日都會一位難求!)

小屋只要空缺就可以填寫「入園申請表」,除個人資料外還要填寫登山詳情,由日期、路線、住宿、人數、裝備及支援等都要填寫!

3. 入山證
入山證較為簡單,只要到「內政部警政署」填寫入山證申請表,當然資料要跟入園證一樣才可以申請成功。

4. 登山裝備
山上早晚溫差大,6-8月天氣而言,日間有15-20度,但到晚上可能只有幾度的氣溫。而且高山上天氣變化亦很大,陽光、霧氣、梅雨及大雨都可能在一天內出現,所以必須注意排汗、保暖及穿著防水功能外衣。強爪地及舒適登山鞋亦是必然之選,台灣山路碎石多,上下山路梯級又高,加上雨水而令路面變得濕滑,還要每日趕路,保護腳部的鞋變得非常重要。舒適背囊一個:由於上下山的生活必須品(食物、水、睡袋及垃圾等等)都要自行攜帶,第一天上山最重可達十多KG。睡袋:以輕及保暖為主,晚上氣溫可以降到5度左右,訓得好唔好就要靠佢。登山杖:推介使用,而且最好用兩支,用作上下山支撐及輔助平衡之用,功效顯著。照明:零晨趕路及照明之用,推介用頭燈,可以唔洗用手拿著。食物準備:以3天2夜為例,最少要準備早、午及晚三餐各兩份主食,晚餐以暖肚及澱粉質為佳,早餐及午餐則可以食快熟通粉等麵類,易煮易收藏。爐具亦以輕便為主,一爐頭一罐Gag加一個細鍋,已經夠用。

#418
TEXT & PHOTO. NAT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