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ing soon

現代大藝術「家」

2020-06-11

“ Less is more” ,今次設計師摒棄多餘的裝飾性物料,配合屋主需要,只留下最主要的素材, 並在樸實簡約的設計中加入少許二十世紀現代主義建築元素,營造出一個富現代感又充滿藝術感的舒適空間。

樸實設計糅合不同色彩、藝術品和不同造型的家具,營造出一個充滿現代感與藝術氛圍的舒適家居。

空間大轉移

香港寸金尺土,作為屋主,當然希望能善用每一個空間,今次這個單位面積雖有1,500平方呎,但設計師Pip卻作出了很大的空間規劃,目的是為屋主締造一個與別不同的共享空間。「由於女主人要經常在家工作,為了讓她可以一邊工作一邊照顧小朋友,我把其中一個房間拆掉變成客廳,再把廚房改成半開放式,而旁邊就是小朋友的活動空間,女主人便可以在半開放式廚房,一邊工作一邊照顧孩子。」

為了配合屋主要求,今次他特別採用了排取方法,即省去多餘的設計和修飾,只按照屋主一家需要的元素去作出對應的設計。除空間規劃外,為了增大空間感,他亦採用了不同的線條設計和燈光,以不同的視覺效果提升空間感,「因為飯廳T形天花結構帶壓逼感,所以我加上孤型天花修飾,由玄關伸延至廚房地面的水磨石圖案和部分牆角亦用上孤型設計,加上design lighting以吸引視線。」Pip解釋。

飯廳利用design lighting和孤型線條作修飾,透過視覺效果提升空間感。
半開放式廚房與小朋友的活動空間相連,方便女屋主可以邊工作邊照顧小朋友。

流動畫廊

屋主夫婦同樣熱愛藝術,各式各樣的藝術收藏品也成為了家中的設計元素之一,Pip選擇以純白色作天花和大部分牆身的主色調,讓屋主可以在這張巨型畫紙上展示不同的畫作。此外,每當電視螢幕處於靜止狀態,電視框便會變成畫框,螢幕會自動播放出不同的油畫,猶如一個流動畫廊,為這個家增添藝術氣息。

和風一隅

與家人共享天倫樂之餘,有時侯也會想享受獨處時的寧靜空間,設計師把其中一個房用作「多功能房間」,與女兒睡房一樣,用上日本和風設計,平日是屋主看書和休息的私人空間,有客人到訪時又可變成客房。此房間還有另一最大功能,就是收納! 「屋主夫婦喜歡旅遊,紀念品多得要找地方擺放,於是我在房內加設儲物地台來放他們的戰利品。」他還鋪上日式塌塌米,減低噪音又坐得舒服,令整間客房充滿濃厚和風格調。

玄關到廚房位置用上灰色和粉紅色水磨石圖案,靈感來自20世紀現代主義建築設計。
客房採用和風設計,鋪上塌塌米的地台,可存放大量物件。
女兒房間同樣採用了和風設計,簡潔舒適。
TEXT:WINNIE
PHOTO:受訪者提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