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ing soon

為環境出一分力!港人自發 回收即棄電池

2023-04-09

遙控器、滑鼠、掛牆鐘⋯⋯在日常生活中,許多電器都會用到電池。而用完即棄的電池,對很多人來說都是較為便宜,且方便取得的選擇。然而,即棄電池不但難以於自然分解,其金屬成分更可能會對環境及人體構成負面的影響。

有見及此,八十後港人Royce眼見市面上缺乏即棄電池的回收渠道,於是便於今年2月起自發推行即棄電池回收計劃,利用空餘時間收集市民用完的即棄電池,望能減少環境污染,並藉此推廣妥善回收的重要性。

每次接收的即棄電池都有數公斤重,Royce把它們帶回家後,還要再送到回收點,確是一個不簡單的任務。

港人每年丟掉1.2億枚電池

即棄電池是指用完一次之後,不能或不容易再充電使用的電池。而2A、3A及鈕扣電池,都是大家常見的即棄電池款式。「根據環保署的網頁資料顯示,香港人每年的電池廢棄量約為1.2億枚,當中,即棄電池約佔整體數量的9成。」Royce指出,經推算後得出1.2億枚電池的容量,約相等於7.4部雙層巴士,意即每年港人都會丟掉體積有如7.4部雙層巴士大的電池,相當驚人。

而據研究顯示,一枚電池估計需花50至100年時間才能分解,當中所含的金屬成分,如汞、鋅、碳等,都會污染土壤和水源,長遠或會對人體構成負面的影響。況且,單是一枚埋在土中的碳鋅電池,便會讓一平方公尺土壤永久失去利用價值,而香港每年都會棄掉1.2億枚電池,可想而知對環境的傷害有多大。

除了大家常見的2A、3A電池,Royce也會接收鈕扣、9V和D Size即棄電池。

回收其實有成本

「其實很多市民都不想白白棄掉用完的即棄電池,但香港市面卻缺乏回收的渠道。」曾在社區回收中心當回收推廣助理的Royce表示,眼見不時有熱心市民希望回收即棄電池,但奈何中心未能接收,只能接收充電池。

如是者便引起了她的好奇心:到底為何充電池有得收,即棄電池卻不能收?香港又真的沒地方接收即棄電池嗎?「我問了許多熱愛環保的朋友,終發現其實香港是有地方肯收即棄電池!」她解釋,因下游回收商賺錢能力不多,難以負擔額外的清潔成本來處理公眾回收物,故即使有能力,也不願意公開接收市民用完的電池,「它們很怕處理市民污糟邋遢的回收物,因為回收是有成本的,清潔成本、運輸成本、人力成本,都很昂貴。」Royce認為,公眾教育對回收業來說尤其重要,「因為只要市民懂得乾淨回收,便自自然然可減輕下游回收商的財政壓力。」

至今Royce已從不少熱心市民的手上接收到即棄電池,而當中一枚黏有梅乾的骯髒電池,令她印象最為「深刻」。(圖片來源:由受訪者提供)

自發回收即棄電池 望能減少環境污染

於是,一直關注環境議題的Royce,便決定於今年2月小試牛刀,自發推行即棄電池回收計劃。首階段的計劃約為3個月,她會在逢星期三、四的中午時段,於九龍的黃埔至太子一帶,收集市民用過的即棄電池,望能減少環境污染,並藉此推廣妥善回收的重要性。她指出,回收得來的電池,將會交予指定的電器商店,再經環保署和下游回收商輾轉送往韓國合資格的電池回收廠處理,「例如外國有些地方,如加拿大便會回收即棄電池,再從中提煉出各種金屬物。」

Royce會將收集到的即棄電池先行存放在塑膠桶內,待儲夠一定數量後才將它們交予指定的電器商店。

暫已收集逾45公斤重即棄電池

Royce深信,很多人口中說的垃圾,其實只是一些被錯配了的資源,故她不惜憑一己之力收集即棄電池,「現時我主要會在空餘時間相約有心市民交收,希望能略盡綿力。」她補充,暫時計劃只限收集電量已用盡、乾淨沒有漏液的即棄電池,而由於人力資源所限,也建議大家每次至少集齊了約20至30枚電池後,方私訊她相約交收詳情。如今,計劃已推行了兩個多月,她收集到的即棄電池有逾45公斤重,成績不俗。

計劃暫時只限接收乾淨的即棄電池,如電池已經漏液,則恕不接受。

鼓勵源頭減廢 以充電池作取代

Royce透露她現時忙於籌備第二階段的回收計劃,正計劃增設街站,收集即棄電池,而詳情將會於計劃的專頁內公布。她指出,很多人誤以為環保只是專家或環保人士的責任,「其實每個人都可以盡自己的力量去做回收,當然,若能源頭減廢,以可循環再用的充電池取而代之,就最好不過!」

八十後的Royce是一名自由工作者。曾在食物銀行工作的她,有幸於當年認識了一群熱愛環保的朋友,在耳濡目染下,也開始關注環境,並明白到回收和源頭減廢的重要性。

即棄電池流動回收服務
日期:逢星期三、四
時間:11:00-19:00
交收地點:黃埔至太子
回收方法:請自行私訊專頁負責人,預約交收時間。
備註:建議至少集齊20至30枚即棄電池後,才預約交收。
FB:primarybatteriesrecycling

Text:Onyx
Photo:O.T.、由受訪者提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