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ing soon

澳門攝影師歐平逝世 回顧紀錄1960及1970年代的濠江風景

曾於澳門日報從事四十餘年的歐平,於1950年定居澳門,端起相機,走遍澳門大街小巷,記錄下澳門民間百態,以敏銳觸覺記錄一段段珍貴而美好的時光。

歐平生於中山,十八歲時到澳門定居,1950年代開始加入報刊《新園地》(即《澳門日報》前身),從事新聞工作四十餘年。熱愛攝影的他,是澳門攝影學會的早期會員之一,並於1969年至1984年擔任會長。逾半個世紀以來,他拿着相機走遍澳門的大小角落,以敏銳觸覺記錄一段段珍貴而美好的時光。他鏡頭下的照片,見證着小城的巨變,在這些黑白老照片中,有街頭風景、有落日餘暉、有為阿姨代筆的街頭寫信佬、有在小巷打羽毛球的街坊、有燒炮仗的畫面、有國慶牌樓 ⋯⋯這些真實的生活片段,反映舊時澳門的風俗文化與生活模式,是博彩業以外的澳門情懷。

2005年,由澳門藝術博物館出版的攝影集《澳門舊事:歐平濠江昔日風貌攝影集》,收錄他在1960及1970年代拍攝的近二百幅照片,分為澳門風光、民生百態、國慶牌樓及文藝節目四個主題,可見澳門昔日的美麗風光、國慶牌樓與樣板戲,從不同角度記錄澳門的民生百態與城市變遷,其中一幅最廣為人知的作品是在1974年拍攝正在建設中的澳氹大橋。2015年,歐平獲澳門政府頒授「文化功績勳章」,以表彰他對澳門文化界的貢獻。

Photo:轉載自顯影

曾於澳門日報從事四十餘年的歐平,於1950年定居澳門,端起相機,走遍澳門大街小巷,記錄下澳門民間百態,以敏銳觸覺記錄一段段珍貴而美好的時光。 歐平生於中山,十八歲時到澳門定居,1950年代開始加入報刊《新園地》(即《澳門日報》前身),從事新聞工作四十餘年。熱愛攝影的他,是澳門攝影學會的早期會員之一,並於1969年至1984年擔任會長。逾半個世紀以來,他拿着相機走遍澳門的大小角落,以敏銳觸覺記錄一段段珍貴而美好的時光。他鏡頭下的照片,見證着小城的巨變,在這些黑白老照片中,有街頭風景、有落日餘暉、有為阿姨代筆的街頭寫信佬、有在小巷打羽毛球的街坊、有燒炮仗的畫面、有國慶牌樓 ⋯⋯這些真實的生活片段,反映舊時澳門的風俗文化與生活模式,是博彩業以外的澳門情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