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出名對生活認真執著,著重細緻,處處流露出淡雅堅定的態度。這是源於他們對自然、萬物的敬意。香港人崇日,除了排隊吃料理之餘,也可嘗試實踐這種生活哲學。看看本地攝影師、文藝空間主理人、生活雜貨店店主如何在紛擾、急速、煩亂的時代,選擇以悠然淡雅,認真知性的態度過活。

發現 微小的幸福
文藝女生攝影教室的創辦人艾烈,是本地第一位推出日系攝影課程的攝影師。她認為日系攝影不是一種表象的美,而是展現了日本人的精神和人生觀。「日系攝影的特點是溫暖的日光、通透的空間感以及自然流露的瞬間,這些都沿於日本人本身的文化特質。他們敬畏自然,城市到處都見綠化,空氣清新,懸浮粒子較少,拍攝出來的陽光自然富通透感。所以想在香港拍出這種充滿『空氣感』的照片,便應珍惜和尊重寶貴的郊野空間。」
有說日本是壓抑的民族,不似外國人般坦率,艾烈認為從另一個角度看,是一種低調樸實,不張揚的生活態度:「日系攝影其中特點,是微距拍攝細碎的物件,如一塊枯葉、一隻杯,日本人很少高呼“I Love XXX”,他們內斂敏感,鏡頭是其中一種表達愛的工具。接觸日系攝影,除了令我走進大自然,更加學會欣賞物件的內在美,背後的匠心和設計裡面的細節,這些美好的發現,使我深信幸福快樂存活在每個微小的地方。」



捕捉當下
空間也是日系攝影重點,艾烈估計是受禪的影響:「日本人喜歡把禪的哲學融入生活,像空間,虛無又實在。拍攝時留白,能引發思考,見影像本身,亦能見自己,我攝故我在;我經常提醒自己,拍攝是為了表達感受,而非為了社交網站上的『讚好』,或為了炫耀工具和技巧。」

日系攝影特微
1. 簡潔構圖突出主題
2. 善用日光令畫面柔和自然
3. 逆光拍攝營造唯美氛圍
4. 運用象徵式拍攝手法
5. 捕捉自然及真實一面
6. 統一物件的風格和色調



日系生活關鍵字:小確幸
沿自日本作家村上春樹散文集《蘭格漢斯島的午後》,指生活裡微小而確切的幸福,他認為如果沒有小確幸,「人生只不過像乾巴巴的沙漠而已。」其實在怨氣衝天的社會,如果能多發掘小確幸,也許能淡化心中戾氣,傳遞出更強大、正面而美好的力量。

攝影師艾烈
facebook:FeminArt 文藝女生
Text‧Naomi
Photo‧Franky、Wai、Michael、受訪者提供、網絡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