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時的生活,大家會喜歡低頭玩電話,很少機會有一兩小時可放低電話,做陶藝對我們是靜心的修行,可以專心去做一件作品。」 在日常的繁忙生活,難得我們可以不受任何干擾,專注做一件事,動手做自己的杯、自己的碗,花上數小時或半天,投入其中,忘卻煩憂。
陶藝師阿Fa與阿Jun的陶藝工作室,由設計,拉坯,搓捏塑形,素燒,上釉,釉燒,每個步驟都是手工製作。他們創作的陶瓷小物,造型簡單玩味,並沒有太多的累贅,作品的怪趣的表情與動作,總是讓人會心一笑,就如他們的創作初心 。


興趣變事業 對陶瓷著迷
陶藝師阿Fa與阿Jun,二人本來從事設計工作,於2015年開始學習陶瓷,而把原來的工作室轉營製作陶藝也長達6-7年時間,他們對陶瓷特別著迷,也曾到不同陶室學習,「我們一開始有接觸過不同物料,有皮革、布藝、水泥,接觸到陶瓷後,發現這物料有很大可塑性,對於做陶瓷製作開始著迷。」陶瓷是十分需要經驗的技藝,從簡單基本的技巧做起,慢慢再將自己的設計加入去。


拉坯時看著陶瓷的轉動,令人不自覺被治癒。凝望著緩緩轉動的陶泥,視覺帶來的平靜,像是帶你跳出繁忙的生活。阿Fa指製作手捏陶器,看似是玩泥膠,可以隨心所欲,製作出不同形狀的作品卻很有難度:「技巧慢慢純熟後,可將手捏、拉坯兩種技巧結合,手揑十分需要耐性和經驗。從陶泥變成你想要的作品,都需經風乾再窯燒,有時未燒之前已容易造成損爛。」其實做陶瓷過程很多變數,每一部份做得不夠好,結果都會有偏差,「可以成功做到作品,也是自己很滿足的事。」
陶藝作品也有生命
圓滾滾的身體,面無表情的樣子,卻出奇的讓人覺得可愛。這些造型趣怪的小傢伙,「Bugs系列」正是手捏的成品,它可以是迷你花器,亦可作香薰油擴香石,是點綴家居的小擺設——木無表情配上不同的幾何形狀組合,「你開心時看到它便是開心,不高興時看著它,感覺就和自己心情一樣變得怠倦。」




手揑創作可以是無限,「人手製作出來效果,可能是歪歪斜斜的,每個樣子都有獨特效果。和人一樣,每人的樣子都是特別的,有些較闊,較窄,也是有趣和獨特的地方。」阿Fa以不同形狀概念去為陶藝作品賦予生命,也明白家中未必太多空間可放到雕塑作品,而手揑的小擺設省位外,還可做出不同形狀,長形、水滴形、心形,自由配搭一起也可成為有趣的組合。其中一款Weird Couple,就像形容情侶、朋友間性格或外表的一凹一凸:「湊成一對未必要一模一樣,長形和圓形黏在一起也很有趣,就像情侶可以是一肥一瘦,一高一矮,會是很好的組合。」


客人與作品的連結
創作的構思,對客人來說也許有不同的解讀,令作品變得有趣。在市集上曾有客人分享,之前買過的一款啤梨型the Bugs,姿勢會挨左挨右:「就像這幾年在生活上有很多壓迫和困擾,這情況下東歪西倒,但依然屹立不倒,覺得很有連繫,客人反映他們的感覺告訴我,是做一件作品最有趣的地方。」

疫情下創作 合十手勢的人像
「在現時的生活,大家會喜歡低頭玩電話,很少機會有一兩小時可放低電話,做陶藝對我們是靜心的修行,可以專心去做一件作品。」做自己喜歡的事,也有現實考量,藝術與生活的平衡不容易,踏入第8個年頭,二人還是一直堅持做喜歡的事:「曾經因疫情而工作室暫停教班兩個月,收入當然也會成為大問題,但我們會轉角度想,相對也多了時間,可創作自己作品及籌備市集。」把不好的事轉念,也可轉化為動力。


於疫情期間及社會環境變化下,阿Jun以自家創作的復活島人像創作,製作一款合十手勢的人像作品,像祈求的狀態,「大家好像有個希望,至於希望是什麼,大家可透過作品再思考多一點。」近年可能大家自身有些經歷、不開心的狀態,或工作上的壓力「可透過做陶藝的短暫時間,放低負面情緒,做陶瓷要很專注,可以讓大家在這個煩擾的社會,都可以舒服一下。」
學習陶藝 漸漸改變自身性格

陶瓷是種需要耐性的創作,學習陶藝讓個性改變,阿Jun指自己本來不是冷靜的人、以前不懂控制情緒,「依家做作品經常都要放空個人,長時間都係令自己要定同靜。」同時他也會觀察每位同學,印象深刻是曾有一班朋友報名參加陶藝班,「疫情下聚在一起很難得,有些朋友可能相隔一段時間見面,當時學生第一眼並不認得朋友也在場,大家要除下口罩相認,十分好笑。平時很難約見面,很難得可以在陶室一起,整個過程大家都很享受成件事情,可放低一些工作壓力和負面情緒。」不少學生剛來上課,最初做會很緊張,需學習把心情做平靜下來去做。成品亦不需追究完美工整,粗糙一點亦無妨,沒有對錯之分,可塑性十分高。這種「手造美」更能突顯陶瓷的特性,每個都是獨一無二。

「就算做一隻杯,也要有獨特風格」
經過數年仍對創作熱誠不減,阿Jun:「就算是做一隻杯,要有獨特風格,做好自己作品,我們也不擔心競爭問題。就像現時那麼多的拉坯作品中,怎樣可以再建立一些獨立性,就是之後要想的方向。」阿Jun直言對自己的作品未滿意,也要一直進步,「希望可做到更多有趣的作品。」
在煩擾的社會,可以有這樣一個空間,令人平靜下來,做著喜歡的事又可平衡生活,過一種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背後需要很大的堅持和努力。「做藝術一定賺唔到大錢,但什麼生活方式對自己而言是足夠呢?一直可做到喜歡的作品、維繫到陶室,已是很好的一件事。」
Text:Twinkie
Photo:S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