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ing soon

本地潛水攝影師 「潛」出香港 衝出亞洲

2017-07-11

 潛水在香港不算普及運動,潛水攝影更是偏門中的偏門。偏偏香港又有一潛水攝影師,不單在香港舉辦展覽,更取得多項國際殊榮,實行「潛」出香港,衝出亞洲。

從怕水到潛水

Alan於2008年跟朋友一起考潛水牌:「最初很怕水,硬著頭皮學,結果大呼救命,後來學懂了,還是心緒不寧,有次拿著簡單的compact camera下水拍攝,沒有了戰戰兢兢,更開始喜歡拍攝水底下的世界,自此愛上水底攝影。」

水底攝影細分多種拍攝技巧,Alan獨愛微距攝影,水底下微小的世界很有趣:「最初使用的相機不能對焦,後來買了Canon 5DSR,可全景拍攝,也可拍攝wide angel景象。之後再買EOS 7D Mark II,它的優點是sensor可將影像增大至1.5至1.6倍,變相拍出來的生物顯得更大,符合比賽不准裁剪的規則。」

作品名稱:STRETCHING

獎項:聯合國年度世界海洋日攝影比賽2014海底生物組-第一名

相中小八爪魚伸展觸手,為自己找來兩片大小相若的貝殼包裹自己,提醒我們海底世界變化多端,常超出人類的想像之外。

作品名稱:FLYING EIGHT LEGS

獎項:Our World Underwater Magazine 攝影比賽 2013無限制微距組- 銅奬

照片攝於印尼峇里,成功捕捉小八爪魚伸展八足,猶如於空中飛翔。

執著海底光與影

香港沒有水流,而且能見度低,Alan喜歡到世界各地潛水,外地如印尼水流急,但水底世界清晰可見。對於怎樣才可拍攝出滿意的海底微距作品,Alan認為關鍵並不在相機,而是要先把一對靈魂之窗訓練好,利用一對眼去判斷構圖、燈光、環境以至被攝物的姿態,相機不過是工具。Alan自言對燈光特別執著,利用燈光構圖,就像畫畫一樣可以千變萬化。同時,拍攝時也要留意生物的行為,了解牠們,才可拍到牠們最美的一刻。

海洋生物學家指導

Alan將拍下的照片參賽,結果在短短兩年間共獲得四個國際獎項。能夠擁有如此佳績,他說全靠恩師指導:「我在夏威夷認識了一位海洋生物學家Mr. Yoshi Hirata,他同時是一位海底攝影師,經常做評判,已經六十多歲了,依然熱愛潛水,而且還教導每一位前來他渡假村的學生。我的攝影技巧,很多師承他。」Alan未因此而自滿,未來他將於香港舉辦攝影展及海洋生態互動工作坊,讓公眾感受海洋之美,亦會定期舉辦海洋攝影課程,教授技巧及海洋生物習性,令更多人認識水底攝影。

學習中性浮力

想嘗試潛水攝影,可以怎辦?Alan稱初學者第一年件事要做的當然就是先考取潛水牌,然後就是經常練習,從香港到出國:「潛水就像駕駛一樣,不常練習,那擁有駕駛執照也沒有用。」之後便需要掌握「中性浮力」的技巧,在不同水深中要停留在一個深度,用呼吸做升降:「當大啖吸氣時,肺部充滿氧氣,人便會上升,呼氣時則會愎愎下沉。當海底滿佈沙石、山湖時,中性浮力的連用便更為重要。」

盧澤暉 Alan Lo

廣告及水底攝影師。1992年畢業於倫敦中央聖馬丁藝術與設計學院,逾20年商業廣告攝影經驗。不熟水性的他,在太太鼓勵下於2008年初次接觸水底潛影,更因此克服了對水的恐懼,近年醉心於此,短時間內獲得多個國際奬項。

metro Pop #468
TEXT: RINGO
PHOTO: WAI、受訪者提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