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ing soon

我們有流淚的權利-7歲A仔的藍色啟示

2017-12-11

「唔該熄咗你個電話啦,我哋依家係嚟睇戲架…」畫面上的黑眼圈男孩,配合這句耳熟能詳的電影禮儀歌詞,也許大家都不再對A仔感到陌生。因為一首歌,A仔與一眾角色爆紅,畫家b.wing早前更開設了以主題「藍來了」展覽,讓大眾走入這位憂鬱男孩的世界。

電影是香港人不可或缺的娛樂,不少開場片都為人所熟悉,例如IMAX的「All Around You」、或迪士尼的公主城堡都為人熟悉。而看百老匯電影開場前,則會出現可愛風的A仔聯盟,歌曲由林二汶演唱的《It’s time to enjoy the show》。電影片頭片段自2015推出後,已有不少觀眾會跟着唱,深受大眾歡迎,成為本土入屋歌曲。

A仔的雛型-物似主人形

如果說物似主人形,那A仔的雛型便是源自童年的b.wing。小時候的生活因為父母關係差,每天都於吵鬧聲中成長,令她總是提心吊瞻,「媽咪把婚姻失敗與人生失敗掛勾,情緒很差,變相令我的情緒都很差,我就像一個焗爐裡不斷乾蒸的曲奇餅。」於是童年時,她都以畫筆抒發情緒,但失落感始終追隨她的腳步,直至長大仍未脫離。「我有三個哥哥,媽媽過身前要做手術,需簽生死狀,只有我一人走上前說我願意簽,他們不能承受的事,由我來擔當。」後來每次媽媽入院,甚至過身,她都成為第一個收到電話,面對家人離世的人。人生裡頭的壓力、傷心、煩惱,於她心房慢慢累積,卻無人可以為她分憂。

黑白風格A仔。

A仔的蘊釀-母親離世

2000年左右,b.wing遠從英國回來照顧她兩年,她自言當時心情很低落,「媽咪走時,感覺好像氣球『bob』一聲就消失了,始意識到與自己最有血緣關係的人的分離。」正當她以為只有自己承擔悲傷,忽然有天,她一位好友凌晨致電給她,「他平時是開心果,但他說原來一直放不低爸爸自殺的事,一直很傷心但不敢宣之於口。我沒有想過平時大聲笑的人內心是如此!」她始了解到,原來世界沒有人是沒有憂傷的。本來於廣告行業打滾的她,當下反思很多經歷,便毅然辭掉工作,休息思考前路。期間,她晝夜不分地畫畫,她形容喜歡畫畫的程度仿佛去到飲醉酒的狀態,「當我全心畫畫感覺很自由,每天很快便進入很忘我狀態。」每天無「酒」不歡的她,就於那醉意中,找回內心熱愛繪畫的初心。

彩色風A仔。

A仔的誕生-紙巾上的偶然

創作,無需刻意,只需講求緣份,A仔的形象隨b.wing的成長而逐漸立體化。正當她預備重新投入創作,A仔碰巧於適當的時候出現了,b.wing:「有次我於紙巾上畫公仔,一畫墨水化開,成了充滿黑眼圈的小子,當下的感覺是遇到命中注定,『是你了』!」沒有刻意的鋪排,反倒由各種偶然產生而成,而A仔的出現,令她忽然找到人生的缺口,如釋重負。「我沒有賦予他生命,而是他順其自然出現了,我還和他打了一聲招呼,哈哈!」A仔,一個永遠七歲的小男孩,天真又帶點憂鬱;同時與b.wing身心相連,花了多年的蘊釀,終於來到她的身邊,與她同喜同悲,面對人生。

A仔黑眼圈的由來原來有段古。

A仔的意義-我們可以憂傷

大眾總是喜歡看開心的公仔、或發出歡笑聲的卡通,但b.wing仍堅持探索內心黑暗面的風格;不畫迪士尼開心卡通的形象,只堅持畫只有一副憂鬱的A仔,全因「我的人生本來就是低潮,A仔就等於我本人。」她坦言。正因b.wing有著率真摰誠筆觸,世界各地開始出現一班粉絲,令A仔得到全城市民的熱愛,廣為人所熟悉,更登上電影大螢幕。b.wing直言一切都出乎她意料,更試過有一位蘇格蘭的男人傳訊息感謝她,「他女朋友於內地工幹買了我的書給他,當時他患了抑鬱症很久,但他看過我的畫作好轉了,全因感覺有人明白他的憂傷。」A仔除了幫b.wing找到出口,同時改變了其他人,陪伴他們找到人生一直困著的出口。

17年來,A仔一直與b.wing陪伴左右,亦令她漸漸明白,人生版圖不能只有甜的開心,應該包含承受和不能承受的事,「正如弄甜品都不可能不停加糖,間中落點鹽吊味,才會成美味的菜色。」她直言整個人生也是低潮,但她選擇坦然接受、面對、包容那不完美的自己。A仔雖是由b.wing創造,卻反倒成為了她人生的教練,令她願意面對自己的一門課,「人生就是這樣有喜有愁,憂傷是必經的,但我們不應視它為障礙,而是學懂與它共存。」世俗要我們笑臉迎人,但別忘我們有權憂傷,人人也可以是A 仔。

藍色總是任人解讀,它可以是憂心忡忡的深藍,或絕望色調的靛藍,但你若細看,它亦可化是愉快的淺藍,又或淡淡的蔚藍,可把悲傷化成捧在雙手的雲朵,把眼淚吹走成為晴空下的微風。

展覽畫作。
《藍來了》展覽中,全以灰暗藍色格調為主。
《藍來了》展覽中,色彩最鮮艷的畫作,憂傷得來帶點希望的感覺。
b.wing希望透過A仔,鼓勵大家學懂面對情緒。
#585
Text: Ellie
Photo: Nick、受訪者提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