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電影是大家日常的娛樂節目,但看足一小時的皮影戲,相信未必人人試過。早前美國多媒體表演團體與本地機構合作,推出一部講述美國女孩冒險歷程的皮影戲電影;片中用真人動作及剪影,配合精彩劇情及音樂,毫無冷場,這經典藝術現代化的過程,是如何一點一滴累積而成?
Manual Cinema
2010年成立的芝加哥劇團及短片製作公司Manual Cinema,擅長集合投影機、真人演員、現場音樂、電影元素,創出獨一無二的現場皮影戲電影。早前該團體應邀於本地舉行的「自由看@太古坊」活動中,演出皮影戲電影《Lula del Ray / 露拉,出走中》。故事背景為50年代美國西南部,講述主角年輕女孩Lula渴望逃離只有她和母親的家,遂離家出走前往大城市追星的故事。
愛上當魔術師
皮影戲的精髓,正正在於利用投射的影子,足以交待故事發展,又怎少得投影機?表演團隊用的是則來自1980年份,可能連00後都未曾見過。演出辛苦,道具又老餅,Kara和Charlotte卻都對皮影戲情有獨鍾,Kara:「在投影機裡,甚麼也可以千變萬化,靠的就是一雙手控制光影!」作為皮影戲的表演者,拿著由廢紙而成的道具,Charlotte:「不少紙卡是我們收集再自行修剪,誰想到紙張可以如此多變成為一套電影?感覺很神奇,十足十魔術師!」

靈魂人物的辛酸
全片只有兩個真人角色,分別由Charlotte和Kara飾演。這次難得在香港演出,她們前後花了大半年時間去預備。「最原先的版本是半小時,及後不斷改版,最後變成電影長度,很有挑戰性!」第一次擔任主角的Charlotte道。她們更要接受密集式的動作、投影等訓練。因皮影戲全由人手控制,兩位主角既要兼顧走位,又要控制幻燈片,不斷來回前台後台,最大的難度在於時間性,Kara:「好像跳舞表演般連續性,拍戲可以休息,但皮影戲誇張得連水也不能飲,隨時『埋位』!」Charlotte更直言起初很大壓力,差點想「淆底」,「一小錯都會影響全套戲,唯有提醒自己有多喜歡表現,靠著意志力捱過。」透過不斷的練習,終把各類技巧練上手。





何謂皮影戲?
皮影戲又叫燈影戲,利用燈光照射到薄的牛皮、驢皮或羊皮上,通過人物剪影的活動來表演故事情節的民間戲劇藝術,故皮影戲可說是「以聲帶畫」。皮影戲起源於中華民族,陝西皮影流傳:「始於漢,興於唐,盛於宋」,歷史悠久。至元代,軍隊帶同皮影班子隨軍遠征,將皮影傳到中亞的國家,及後在13-15世紀,再由西亞傳到歐洲各國。

皮影戲道具
皮影戲道具簡單,只需幾項物件就能演出,但要把它們玩得出神入化才最有挑戰性。
1. 投影機:一套電影需要數部投影機,數量不等,視乎觀眾數目和場地大小。是次則用上三部。


2. 幻燈片:皮影戲靈魂所在,會貼上各類紙卡成為電影場景,是次則用上300至400張幻燈片。



3. 人型紙版:由竹籤及紙卡組成,影子會被投射於熒幕上。

以呼吸演戲
筆者認為看皮影戲最大的樂趣,是可以一邊欣賞熒幕影像,一邊了解台下演員們的真實操作;左右倒轉的形像互相配合,成就一幕幕電影畫面。假若你以為用影子演戲比真正演戲容易就大錯特錯,因觀眾只能用視覺及音效理解故事,演員肢體的擺法相差一厘米,表達的意義都會有所不同。Charlotte:「例如Luna是一個多愁善感的少女,與母親吵架後總會去窗邊望月,抬頭、手指提高、放下,需以三個步驟去表達寂寞感,一個也不能少。」看不到臉部表情,無疑是一種限制,於是乎Charlotte用呼吸表達情緒,呼氣彎腰,就象徵失落;Kara亦想到用脊骨演戲,「例如Luna媽媽生氣時我就會挺直胸膛,代表我的權力高於Luna。」一舉一動看似微不足道,卻足以改變觀眾的觀感。




真人演皮影戲?
你或許有所疑惑,何解一齣皮影戲,會用上真人?她們解釋,皮影戲固然以道具重心,但平時一個人型紙版只能作出一至兩個動作,所以當牽涉情緒較多,或動作幅度大的部份,道具便不足以應付,取而代之用上真人飾演,表達出更細膩的情感轉變。


影子會說話
於戲中,她們經常戴上臉罩,突出陰影輪廓之餘,同時有助她們飾演內心戲。Kara笑道:「畢竟我們只是『影子』,所以臉罩的作用提醒我們與一般演員不同,不能再只靠眼神及表情,而是誇大動作。」她們深信,微少的變動,足以令觀眾感受到角色的喜怒哀樂,所以即使全片沒有任何對白,筆者看的時候總是可以透過影子幻想著二人的對話。Luna的反叛,母親的漠視,兩者之間的爭執、不諒解、憎恨一一烙印於觀眾腦海。
然而,演皮影戲是艱難的,尤其時刻要一心多用,Kara笑說:「我們經歷過無數次意外,死機、找不到道具等等,慶幸這次很順利。」Charlotte插道:「就像踢波般,人人齊心才能 “Practice makes perfect”!」花上好幾個月揣摩主角的心路歷程,透過不斷想像和擺出各種的姿勢,只憑影子演出,卻出乎意料地牽動觀眾情緒,造到真正的「不言而寓」;皮影戲的迷人之處,莫過於此。






今年10月26日至11月5日期間,來自本地、地區及國際的藝術家將聚首一堂,於兩週的「自由看 @ 太古坊」呈獻不同的當代及跨界別藝術,包括皮影戲、音樂會、當代舞蹈表演,以至體驗式劇場等,13個精選節目合共29場演出,讓公眾細味各種藝術。
網址:www.westkowloon.hk/FreespaceatTaikooPlace
TEXT: Ellie
PHOTO: Franky、西九文化區管理局、太古地產、Manual Cine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