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中醫學角度,一年四季的氣候轉變,皆對身體有不同影響。是次為大家帶四個簡易美味的養生食療,配合「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自然規律,進行內在調理,讓身體可適應四時變化,同時強身健體。

春 ─ 五指毛桃扁豆湯
春回大地,煙雨綿綿,氣溫不算太熱,湯水應以去濕為主,不宜太涼。五指毛桃扁豆湯性質平和,可助補氣、舒筋活絡,扁豆則健脾和中,適合大人及小朋友飲用。
材料(4人份):
五指毛桃 100g
紅棗 5粒
扁豆 200g
甘草 2片

做法:
水煮滾後,加入所有材料,以中火煲3至5小時。
春季(農曆一至三月)時令蔬菜
辣椒、青椒、洋蔥、花椰菜、甜豆、豌豆、芹菜、萵苣、薺菜、油菜、菠菜、香椿、春筍、馬蘭頭、瓠瓜、韭菜

夏 ─ 絲瓜豆腐豆漿湯
夏日天氣炎熱,進食寒涼的食物如西瓜太多,反而會引起腹瀉等問題。豆腐絲瓜湯可助清熱,性質溫和。絲瓜可助清熱化痰、止咳平喘,豆腐則可生津潤燥,適合一家大小享用。
材料(2人份):
無糖豆漿 1杯
絲瓜 1條
豆腐 1磚

做法:
1. 把絲瓜及豆腐切塊,備用。
2. 煮滾水後,加入絲瓜,煮大約五分鐘。
3. 加入豆漿和豆腐,煮約15至20分鐘。喜歡濃味一點的,可煮至30分鐘。
夏季(農曆四至六月)時令蔬菜
辣椒、絲瓜、苦瓜、冬瓜、菜豆、蘆筍、茭白、洋蔥、黃瓜、佛手瓜、南瓜、莧菜、山蘇、空心菜、龍須菜、地瓜葉、竹筍、生菜、西紅柿、卷心菜、茄子

秋 ─ 鳳眼果煲木瓜湯
鳳眼果又名為七姐果,約於七姐誕結果,古代女性多以七姐果來參拜七姐。夏天多吃生冷食品,會削弱脾胃功能,容易引起胃痛腹瀉。鳳眼果微溫,正好於秋天溫補脾胃,又可潤燥,木瓜則可助消食,兩者相得益彰。

材料(3-4人份):
鳳眼果 2磅
木瓜 1個

做法:
1. 把鳳眼果浸水清洗,洗走表面的黏液。
2. 煲滾水,把鳳眼果煮一個半小時,直至外殻爆開,便可去殻。
3. 鳳眼果去殻後,去衣備用。
4. 把木瓜切塊,備用。
5. 把水煲滾後,加入鳳眼果、木瓜及適量冰糖,煮約20至30分鐘。
秋季(農曆七至九月)時令蔬菜
秋葵、菱角、蓮藕、辣椒、栗子、冬瓜、四季豆、地瓜葉、豆角、山藥、白菜、扁豆

冬 ─ 卷心菜包配黑米飯
胡蘿蔔可健脾化滯、潤燥;小茴香氣味強烈,具溫腎暖肝、散寒止痛功效,適宜在冬日食用,不會寒涼之餘,更可溫補。卷心菜包更可連同黑米飯享用。黑米稱為「烏米」、「黑粳米」,是古時朝貢的貢米。其含維生素B、鈣、磷、鐵、礦物質,營養價值更勝白米。

材料(1人份):
卷心菜 1棵
紅蘿蔔 2條
花椰菜 1棵
小茴香 15克
燈籠椒 3隻

做法:
1. 把卷心菜清洗後,剝成片狀。
2. 把紅蘿蔔切絲、花椰菜切成小棵、小茴香去莖、燈籠椒切件。
3. 先把花椰菜下鑊炒熟,然後加入其他材料,再炒約2分鐘,期間可以岩鹽稍稍調味。
冬季(農曆十至十二月)時令蔬菜
青椒、卷心菜、白菜、洋蔥、花椰菜、胡蘿蔔、蘿蔔、甜豆、芹菜、菠菜

Profile
Gemma Woo(胡淑怡)
註冊中醫(針灸科)
Facebook: 中醫素食養生
TEXT:TRACY
PHOTO:BIL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