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人向來懂滋補養身,花膠、鹿茸熬湯更是為識食之選。好奇愛動物的人又知不知道,補進身體的是營養,更是其他動物的性命?花膠取自瀕危魚類及海豚、鹿茸叫鹿兒受盡凌遲之苦……香港人不是多貓奴狗奴愛動物嗎?不想說出口可愛,吃下去殘忍,補身,有其他辦法。

花膠 令海豚絕跡
花膠即魚肚,一般而言大魚的魚肚才可製成花膠。以往大澳漁民會以有「大澳魚」之稱的黃唇魚製作花膠,可惜過渡捕獲,令黃唇魚幾近絕種。現在本地買到的多由國內外入口,早前綠色和平便發現,由於需求大增,近年有大量走私墨西哥加灣的石首魚及鼠海豚至香港及廣州,而當地漁民為謀利,一般取去魚肚後,便將魚的屍首扔到海裡,長此下去,有可能令這兩種極瀕危的魚類在三年內絕種。名貴花膠令大魚滅絕,即使平價花膠,也有可能危害健康。曾有大學食品研究中心指,不少平價花膠是由細小魚肚混合天拿水和木膠粉等化學品製成,以模仿大魚花膠的厚實飽滿口感,吃下去,補身不成更有機會致癌!所以不論平貴,都損魚不利己,還是少吃為妙。

取代
平民花膠:雪耳
花膠含豐富的膠原蛋白,有美顏之效,所以特別受女士歡迎,但其實養顏,回復肌膚彈性何須取動物性命?雪耳,有平民版花膠之稱,同樣含豐富蛋白質、氨基酸以及大量膠質,令皮膚光滑彈性,更有能養陰補肺,比花膠、燕窩都要矜貴。

阿膠 剪驢皮拆驢骨
因為一套《甄嬛傳》,使女性對阿膠趨之若鶩,不止近年價格急升,坊間更推出許多如阿膠膏、阿膠散、阿膠糖的製品。究竟幾多人知道,阿膠從何來?是從驢皮加水煎出來的驢皮膠,過程名副其實煎皮拆骨極盡殘忍,而且往往只取驢皮後將驢屍棄掉。阿膠所以成為女性補品,因其豐富膠原蛋白、胺基酸,有補血滋陰、調經安胎功效,但其實,是否非驢不可?驢是西漢張騫通西域時才正式傳入中國,在此之前,難道通經安胎別無他法?
根據北魏古農書籍《齊民要術‧煮膠法》記載:「沙牛皮、水牛皮、豬皮爲上,驢、馬、駝、騾皮爲次。」可見豬皮營養分分鐘比驢皮更勝一籌,也許只因驢從西域而來,而牛馬又要充當軍事資源,所以驢在食用價值上才變得特別矜貴。


取代
女性人參:當歸
在傳統阿膠製法裡,常伴以中藥材,裡面有種叫當歸。稱得上女性人參,有補氣血,調經安胎之效,此外,淮山、紅棗均有健脾補腎等功效。不禁叫人思疑,煲雞湯如無藥材還滋補嗎?那末阿膠熬湯,究竟驢皮當歸誰是主角?

鹿茸 死去活來無數次
鹿會自然脫角,吃鹿茸不殺鹿有何問題?問題是取鹿角的方法。鹿茸是梅花鹿還未骨化的角,每年生長一次,通常在長出後兩至三個月割下,若不割取便會老化成鹿角,蛋白質、膠質大大流失,所以鹿茸比鹿角珍貴。雖然養鹿場一般會注射麻醉針才鋸鹿茸,但之後卻任由小鹿在麻醉藥中甦醒,由於鋸斷許多神經血管,及大量失血,醒來後的小鹿仍然非常虛弱疼痛,更有機會受細菌感染不幸喪命。存活下來的鹿,還要忍受每年一至兩次鋸鹿茸之苦,直至年老死去,最後鹿頭被製成工藝品銷售,結束苦命的一生。忽然叫人想起日本奈良公園自由自在的小鹿,可謂同鹿不同命。

取代
補腎養血:黑豆
鹿茸可補腎、養血及強筋骨,不過燥熱不可亂吃。其實黑豆性平清涼,同樣可以補血益髮、明目養顏,更含豐富蛋白、不飽和脂肪酸,可抑制脂肪、抗衰老,以及降低血中膽固醇,是養生妙品,不過最重要還是,不殘忍不殺生。
Text‧Naomi
Photo‧網絡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