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荃灣,因為行人天橋愈建愈多,被說成是「天空之城」;但你又知不知道曾經這裡可是一個紡織之城?
在50年代,香港曾為紡織業重地,當時不少內地的紡織商人紛紛來到香港設廠,而其中一個最多紡織廠的地方就是荃灣。
不少有名的紡織廠如南豐、東南和中央皆曾在荃灣設廠,因此荃灣亦別稱為「小曼徹斯特」,是個重要的工業重鎮。
今個暑假,有團體就誠邀大家「過嚟織嘢」,讓廣大市民重新認識香港滿載傳奇的紡織文化歷史。

於戰後的50 年代,內地的政治局勢動蕩,南來的資金與技術為香港帶來前所未有的工業發展。荃灣地理優越,殖民政府的政策支持下,發展前景理想,當年不少的紡織商人紛紛來到荃灣設廠,青山公路、大涌道及柴灣角街一帶的工廠便應運而生,紛紛造就了荃灣成為香港的紡織業重地。
而六廠基金會的 「六廠夏日共學-過嚟織嘢」亦選擇了荃灣為舉辦活動的地方,希望透過紡織藝術,讓大家認識更多有關香港城市發展及工業變遷的歷史,以至與當今社會議題的關聯與影響。「社區參與及共學項目」策展人盧樂謙表示:「我們希望透過『六廠夏日共學』計劃,連接不同社群、團體和世代,鼓勵他們分享自己的紡織故事、技能和創意。」六廠基金會自去年起在荃灣街頭利用公共空間內的物件作為紡織工具,和參加者一起發掘紡織藝術的各種可能性,重新創造與現今社會的關聯和意義。

「六廠夏日共學-過嚟織嘢」在8月19日將舉行一系列的活動去探究香港豐富的紡織工業、文化歷史和將來發展的可能性。包括工作坊、公眾編織活動和文化導賞團等,一天的活動讓大家走入社區,以一個全新的方法去認識香港。
活動詳情: https://www.facebook.com/mill6hk/
PHOTO: 六廠夏日共學-過嚟織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