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ing soon

【18區】檢影驗光的傳統魅力(上)

甫進眼鏡店,就看見老師傅在驗眼室用檢影燈和試片,為客人驗眼。師傅一邊工作,一邊問:「只聊三十分鐘對吧?」說罷便低頭選取合適度數的試片,繼續為客人驗眼。胡金鴻師傅30多年來一直堅持沿用檢影驗光進行驗眼,精準的度數加上師傅認真待客的態度,招徠不少客人,令老店在流行眼鏡速配的年代仍能屹立不倒。

人手驗眼更勝電腦

胡金鴻師傅於1965年入行,在傳統老店茂昌眼鏡當學徒。當時他年僅15歲,「那時沒有機會讀書,大家都會學一技傍身,但始終工字不出頭,出來創業能給家人更好的生活。」所以他在擔任學徒期間,便偷偷觀察驗光師工作,又自學檢影驗光。學成後自立門戶,正式於瀝源邨開設沙田友隱形眼鏡中心。

檢影驗光對現代人來說可能有點陌生,而方法亦有別於現在的全自動電腦驗眼。視光師會用檢影燈照向客人的瞳孔,再根據光影的走動和視網膜的投射點,去判定準確的度數,為客人訂製一副舒適的眼鏡。這項技術非常依賴視光師的經驗,胡師傅表示:「當中最難掌握的是準確度,如果眼鏡的度數過深,客人戴久了便會頭暈,太淺又會看不清。」所以胡師傅單是揣摩技術便花了兩年多時間,還以假眼進行練習,務求能維持準繩度。

大家或會認為以人手進行驗眼一定沒有電腦精準,但原來檢影驗光更勝過電腦,結果更精準。「電腦驗眼要求客人自己對準焦點,就算角度有所偏差,電腦仍能讀出結果,所以會出現誤差。」

眼鏡店的格局多年不變。

靜候知音的回頭

正正因為檢影驗光有一定的準確度,所以眼鏡店開業至今33年,胡師傅一直堅持沿用檢影驗光的方法,為客人驗眼。即使驗眼的效果較電腦準確,但他亦從來不會以此作招徠。「試過有年輕客人進來配眼鏡,得知我們沒有電腦驗眼,便頭也不回地走了。」所謂「有麝自然香」,即使別人不懂欣賞,但仍有不少知音人,更不乏一家三代,特意前來找胡師傅驗眼。度數精準,加上以客為本的態度,才能讓老店能屹立至今!

胡師傅為人內斂,對知音人的感激總是默存心中,更視每位客人為朋友,加倍用心去照顧各人的需要。一般的眼鏡店會先為客人驗眼,然後讓客人自行挑選鏡框款式,但他卻習慣先與客人閒聊,與他們建立互信後才進行驗眼。他會再從言談間了解客人的需要及喜好,親自為他們挑選眼鏡的款式,以細心的服務回報客人。

胡師傅會親自為客人挑選眼鏡款式。

檢影驗光步驟:

1.  在眼前放上試片,再用檢影燈照向瞳孔,根據光影的走動,判定度數。

2.  在測試眼鏡上加入相應的度數試片。

3.  客人戴上測試眼鏡,讀出視力表上的字,以確認度數。

TEXT:ANKI
PHOTO:KIU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