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網絡討論區的貼文啟發,網台「啱Channel」的兩位主持蝦條哥和Tommy,去年製作了「柴灣行路到上水」的短片。縱使兩人最終未能在預定時間內完成挑戰,但這段步行影片卻在網上引起話題,反應也出乎他們的預期之外,時至今日仍收到不少有關此片的迴響。事隔年多,蝦條哥和Tommy回到拍攝場景之一的沙田城門河,從創作和網絡文化的角度,分享他們對步行的看法。
「傾談需要醞釀,透過步行稍加熱身,方能說到關鍵之處。」

出乎意料的迴響
一個熱衷於步行,一個不太喜歡走路,蝦條哥和Tommy卻因製作這段步行片,結伴由柴灣步行到上水。回想當初的拍攝意念,中學開始已喜歡步行的蝦條哥,說是源自網上討論區的帖文。「最初看到有網友討論長途步行,就想到製作相關的短片,找兩個當時距離最遠的地鐵站作起點和終點。拍攝前也預計過會有人喜歡看這類短片,對於他們來說,是否能完成其實也非重點,反而百無聊賴覺得題材吸引,自然成為他們的娛樂。我本身很喜歡步行,卻不懂如何能推動,但有些網民看罷片段,卻真的會傳來照片,說他們跟著路線走了一遍,這是當初沒有想過的迴響。」

自言低估了是次步行難度的Tommy,雖然不如蝦條哥般喜歡步行,但身為網台創辦人之一的他,步行對他來說也有某種意義的存在。「我不是那些會透過步行,放空腦袋尋找靈感的人,但當我要反覆地設計橋段和對白時,就會選擇邊行邊自言自語,感覺沒甚麼人會發覺得到。另外,跟朋友結伴同行時,往往也更容易說出心底話,畢竟人與人的傾談需要醞釀,無論開心或不開心的說話,透過步行稍加熱身,方能說到關鍵處。」

步行的不同原因
每個人選擇步行都有不同原因,除了因為生活日常而須步行外,在蝦條哥和Tommy認識的朋友當中,也有些已婚男士藉著步行,延遲回家以換取私人空間,而Tommy的爺爺嫲嫲更會透過步行認識新朋友。「我的爺爺很喜歡步行,可以從馬鞍山走路到尖沙咀,當你覺得前往西貢應該要搭車時,對他來說步行才是選擇。比起我們,老人家有更多空閒時間,步行讓他們觀察到社會發生的事情,不但可以成為跟我們談天的話題,還可在這個年紀繼續擴闊圈子,像我的嫲嫲就因為經常步行,認識到一群可以結伴旅行的朋友。」
挑戰長途步行
2017年7月製作的短片《極限挑戰-柴灣行路到上水》,主持蝦條哥和Tommy耗費超過10小時完成長途步行,片段在YouTube點擊率超過20萬。
FB:啱Channel

討論區的步行貼文
網民對於步行的鍾愛程度,除了反映在蝦條哥和Tommy短片的迴響,網絡討論區也不時出現步行貼文,網友分享各自的步行體驗,較常見的是從某區步行到某區,例如從西營盤步行到柴灣,從北角步行到羅湖;亦有網民曾經在深宵時分,夜行香港的八間大學,也吸引不少同好追看貼文。
TEXT:C LONG
PHOTO:BILLY、互聯網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