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限有時會為我們帶來掣肘,但另一方面也可以轉化成突破點。中國藝術家譚平首次在香港舉辦大型回顧個展,分別於中環魏畫廊及半山「漆咸居」藝術研究與交流中心兩個空間,展示超過 60 件作品,其中包括譚平40餘年藝術創作生涯中最具象徵性的作品,探索人生之中事物「界限」的流動變幻——黑暗與光明、痛苦與快樂、理智與激情之間,其實不一定存在界限。
另外值得留意的是,展覽將前身為一座戰前舊宅的「漆咸居」藝術研究中心進行了藝術性改造,以人生不同階段的感受命名內部數個獨立空間,譚平指,各個房間之間都有一個時間的脈絡,它既是線型的,同時也是一個整體。

在譚平眼中,無論是繪畫中的色彩與框架,抑或是我們生命中的時間與空間,都存在著一種既定的邊界。畫框的「界」,限制了所有形象與色彩在一定空間內的發生;而時代浪潮中不斷產生的「限」,如新冠疫情帶來的阻礙、東方與西方藝術理念的差異,甚至我們意識形態中由固化思想而生成的那堵「牆」, 都將是未來事物產生變化的突破點。「界限」維持了一部分的平衡,但「界限」的打破也是我們個人角色轉換、時代不斷進步的開端。

譚平的繪畫闡釋著他關於理性創作與感性激情的遊戲。極簡的空間,在飽滿的色彩、動態的點線融合之中,向觀眾傳遞了他創作時豐富的內心情感。

以繪畫闡釋自我關於人生浮沉、生命跌宕的情緒波動,譚平通常選擇單純而濃烈的色彩。將畫作本身的意境和它周圍的空間聯繫起來,通過大面積的墨色與零星色塊和線條形成強烈的對比,將平面塑造成一個筆墨和色彩交替覆蓋、生長的空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