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中國鼓樂,大多數人會立即想起舞獅鼓。因為舞獅分為北獅和南獅,所以舞獅鼓也分為北獅鼓和南獅鼓。一般而言,北獅鼓就是北京鼓,鼓身較高,追求做工和音色,而南獅鼓聲音較雄壯,演奏時會配合鈸和鑼,凸顯出南獅的威猛莊嚴。

從「謝絕女性」到走向國際
早期的南獅鼓節奏較慢,一般的敲打節拍分為三聲和七聲,亦即是以三拍和七拍為一節。以前南獅鼓多配合舞獅作為迎神慶典之用,因為與宗教祭祀儀式有關,所以在傳統上,女性不能演奏南獅鼓。夏國璋龍獅團®第二代傳人夏德建師傅指:「傳統的南獅鼓跟現在的南獅鼓有很大分別,八十年代後,南獅鼓大多是表演用途,可以單獨演奏,亦可伴奏舞獅,我們亦曾經跟不同團體合作,把舞獅和南獅鼓結合中樂、爵士鼓、非洲鼓,甚至到橫濱跟日本太鼓隊合演。」他補充,因為愈來愈多小朋友接觸南獅鼓,過往的三聲和七聲的口訣亦因為他們而特別改為「漢堡包、朱古力」等,方便他們學習。
「二尺鼓」與「尺八鼓」
南獅鼓以原木挖空,鼓釘呈金色,一般會以2至3排的排列來裝飾,鼓面以牛皮製作,用料以整片牛背皮為佳,音色會因應鼓身尺寸不同而有所不同,「二尺鼓」聲音較為低沈,夏師傅補充:「但現在較常用的是『尺八鼓』,因為我們發現在室內舞獅時,『二尺鼓』會進不了門。」他憶述當年訂製過最大的南獅鼓鼓面,直徑大如一張12人飯桌!「尺八鼓」內藏8 個彈簧,敲擊鼓面會有回彈力。鼓面的牛皮愈緊,聲音愈響,「若鼓面牛皮變軟,我們會以火『燀』一下,再拉緊牛皮就能校正音色。但我們亦會讓小孩子打鼓面較軟的鼓,鍛練他們的手力。」
初代南獅鼓表演服
南獅鼓服飾跟舞獅服裝造型各異,舞獅褲會配合獅身顏色特別訂製,而獅鼓服裝在最初並沒有規範,夏師傅表示:「直至七十年代,大丸百貨公司開幕,我們在最老式的菊花牌白衫印上字,加上黑色功夫鞋,才開始統一了衣服和鞋子的造型。其後經過不同的設計,才出現了今天的南獅鼓服。」

這雙鼓棍以酸枝木製成,夏師傅笑說當年父親夏國璋曾對這雙鼓棍嗤之以鼻,因為酸枝木硬度高,用作鼓棍會「打爛鼓」。

夏德建
夏德建國術會有限公司夏國璋龍獅團主席
TEXT: LORRAINE LO
PHOTO: NICK、KIU、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