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自7月正式開放後,其重點展覽「國之瑰寶—故宮博物院藏晉唐宋元書畫」一直廣受歡迎。由即日起博物館將展出最後一期、共十件國寶級中國書畫經典名作。10月7日之後珍品將回到故宮博物院,在庫房休眠至少三年,期間不能展出,藝迷絕對不容錯過!
最後一期展品可謂國寶雲集,包括有傳為東晉繪畫名家顧愷之(346–407)的千古名作《洛神賦全圖》(南宋摹本)、唐代著名書法家歐陽詢(557–614)的《行楷書張翰帖》(唐摹本)、五代畫家阮郜(活躍於十世紀)唯一的傳世真跡《閬苑女仙圖》、南宋著名畫家馬和之(活躍於十二世紀)的《小雅鹿鳴之什圖》、南宋畫家李迪(活躍於十二世紀)罕見的巨幅精品《楓鷹雉雞圖》,以及南宋宮廷畫家李嵩(1166–1243)的《錢塘觀潮圖》等。
《錢塘觀潮圖》為現存最早展現錢塘江漲潮盛景的畫卷之一,此畫還體現了香港在保護國寶書畫方面所做出的重要貢獻,講述了香港與故宮博物院之間的動人故事。此畫於1950年代由國家成立、負責營救國家珍貴文物的「香港秘密收購文物小組」在香港回購,後入藏故宮博物院。

歐陽詢(557–641) -行楷書張翰帖(唐摹本)

李迪(活躍於十二世紀) -楓鷹雉雞圖

馬和之(活躍於十二世紀)-小雅鹿鳴之什圖

顧愷之(346–407) -洛神賦全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