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香港的垃圾桶,想必大家會先想起街道上最普遍的橙色圓筒形垃圾桶。然而,你又是否知道,在它問世之前,香港還出現過甚麼款式的公共垃圾桶?以下的垃圾桶款式,你又有沒有印象?
公共垃圾桶 有逾70年歷史
要數香港最早由政府部門所設置的公共垃圾桶,可追溯至1948年。那時,市政局開始發起清潔香港運動,並在馬路旁和街道上放置名為「廢紙箱」的鐵皮垃圾桶,希望大眾能把垃圾妥善放入箱內。





鐵皮垃圾桶 敵不過強風
雖然香港已沿用鐵皮垃圾桶多年,但由於其四腳設計「上重下輕」,易被強風吹倒而損毀,加上鐵製質地較易生銹,故於九十年代,兩局開始引入以玻璃纖維製的紫色圓筒形廢屑箱。它的圓筒形設計可減低風阻,底部亦較重,不易被吹翻。加上由玻璃纖維物料製成的組件不會生銹,更設有排水孔以防積水,相對上會較鐵製的耐用。
2000年,食物環境衞生署(食環署)成立,雖然頭一年依舊沿用前市政局的紫色玻璃纖維廢屑箱和淺黃色鐵廢屑箱,但其後亦自2001年起統一採用紫色的玻璃纖維廢屑箱。

玻璃纖維廢屑箱,原來有3件組件?
由三件組件組成,分別為底座、內膽及外殼,每件均可獨立更換。除內膽由金屬製造外,所有組件皆由玻璃纖維物料製成。食環署表示此類垃圾桶不但較美觀、耐用,而且不會生銹,以及不易匿藏污垢。而它的底部較重,可作穩固廢屑箱之用,同時亦設有排水孔以防積水。可是,其頂部設有的煙灰缸,並非能分拆的設計,清潔工需要把重逾18磅的外殼提起,方可清理煙灰缸,令工作更加吃力,更有機會引致勞損。
橙色廢屑箱 因奧運而生
2008年,香港舉辦奧運及殘奧馬術賽,因此食環署亦特別製造了4,000個橙色廢屑箱,以配合奧運的活力和喜悅氣氛。而由於橙色廢屑箱頗受歡迎,故之後食環署便以橙色取代原有的紫色廢屑箱。

細口版本 防棄置大型垃圾
在街道設置廢紙箱,原意是為了方便行人棄置體積細小的垃圾。但由於部分市民及店舖經營者習慣將家居和行業垃圾棄置於廢屑箱內,或是放置於廢屑箱旁或頂部,影響衞生,故於2016年起,食環署便推出了新設計,將廢屑箱的投入口改小,以及貼上較突出的警告標示,以防止大眾隨便於廢屑箱棄置大型垃圾。

透明塑膠掛袋 目的為反恐
然而,不知大家有否發現,自2019年社會運動後,部分香港市區的傳統廢屑箱被收起,被透明塑膠掛袋垃圾桶取而代之?其實,這些垃圾桶亦名為「反恐垃圾桶」,於東京街頭、倫敦等地的地鐵站內早已見慣不怪。其透明設計令垃圾更顯然而見,能避免危險爆裂物棄於其中,而且較傳統的垃圾桶輕,方便清理,但由於其外型缺乏美感,不但有礙觀瞻,質地輕薄的膠袋亦易被硬物刺穿而漏汁,因而洐生出不少衛生問題,為人詬病。

Text:Onyx
Photo:網絡圖片、食環署提供、FB@清潔龍阿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