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才能留住一個地方的記憶?有人說可以寫些文字,記錄當下的經歷與感受;有人說可以拿起相機,為那段故事拍些照片或影片。不過也有人決定動手,將曾見過的景色一一製成模型,細緻還原出事物的模樣。適逢香港中文大學60周年校慶,多位本土微型藝術家便以不同的模型作品,呈現中大的山水人文,同時也展示校園位處的沙田區的文化與社區特色。
經過多個月甚至長達一年多的資料搜集和製作,藝術家們製作的精緻微縮模型將於9月15日在沙田新城市廣場的「香港中文大學60周年微型藝術展」中展出。屆時可看到多件與中大或沙田區相關的全新模型作品,以及40多件本土微型藝術家們過往的佳作。讓你透過模型了解中大人、沙田人的集體回憶的同時,也可欣賞藝術家們精雕細琢的微縮模型作品。

細緻還原中大著名地標
是次展覽由香港中文大學主辦、快樂微型藝術會協辦。會場除了陳列展出的作品外,還特意搭建了4.4米高的中大著名地標仲門以及七彩校慶燈箱等裝置。同時,在展覽開幕禮上,邀請了高錕教授夫人高黃美芸女士共同主持揭幕儀式;高黃美芸女士還親手將高錕教授的微型雕像放上《中大正門(四條柱)》的模型作品中。

高錕微型雕像與90年代校巴
《中大正門(四條柱)》由藝術家陳鴻輝、陳翠薇創作。模型中的地點位於大埔道入口的中大正門,正中央的四幢石柱也是中大的標誌之一。一旁也還原了創校校長李卓敏博士親筆題字的香港中文大學「校門石闕」;而站在隔壁微笑迎人的便就是中大前校長、諾貝爾獎得主高錕教授。作品中的另一重點就是那架90年代的懷舊校巴,製作者陳鴻輝介紹道,由於這款校巴早已停駛,因此在製作時並沒有實物可以參考,只能靠不同角度的舊照片以及自己的印象和知識,還原整架校巴的內外結構。

至於為何會想製作這架90年代的校巴,而不是如今校園中運行的款式,陳鴻輝解釋自己雖然不是中大人,不過這款巴士是他那個年代的記憶,無論是學生時期的學校旅行、或是長大後回公司乘搭的廠巴,都會坐上同款巴士。所以他希望作品可以帶市民了解或者重溫那些年的故事,而也確實,在模型完成後,那紅色的弧形車頭和大圓燈設計喚起了不少資深校友的回憶。


「百萬大道」上的60周年校慶啟動典禮
從中大正門進入校園,便是另一個著名地標「百萬大道」。位於大學本部中央的寬敞大道,是學生與校方時常舉辦活動的地方,故這次由張勁松團隊製作的《百萬大道》,除了還原廣場周邊的建築以及「仲門」雕塑,還重現了今年二月時中大60周年校慶啟動典禮的情景。團隊在二月的校慶典禮結束後,便馬上動工,從當日的錄影中發掘各種細節;也與校方溝通,找來日程安排與資料。在短短幾個月便能還原出一眾嘉賓、校友及表演團隊聚首一堂的景象,就連入口的簽名板、裝飾的繽紛燈箱、以及舞台上螢幕所播放的內容,都與典禮上所見無異。




「飯煲」下的畢業時刻
做完「百萬大道」的一邊,張勁松團隊也製作了另一邊的風景,也就是被中大學生暱稱為「飯煲」的中大科學館。這個外型像飯煲,外牆嵌著巨型中大校徽的地方,也是每屆畢業生拍照的必到之處。所以在作品《中大科學館(飯煲)》中,也理所當然般重現了學生畢業,手持鮮花與公仔,拋起四方帽的精彩一刻。



場內其他新展品 展現傳統及社區特色
透過「微型中大」參觀了一回中大校園景色,再來便是走出校園,了解社區傳統文化與特色的時候。香港中文大學曾獲「任白慈善基金」捐贈珍貴藏品,並舉辦「九十風華帝女花——任白珍藏展」,旨在保育、傳承粵劇文化。而剛好,這次的展覽中就有兩件與粵劇有關的新作品,分別是藝術家何國添及李嘉蓮的作品《鳳冠承傳》及《查篤撐》。令人驚訝的是,兩人不僅是做鳳冠模型,更跟過粵劇服飾大師陳國源學藝做1:1的真鳳冠。



而在何國添的《鳳冠承傳》作品中,並不止有微縮版的鳳冠,他更是還原了自己做鳳冠時的工作台,以及幾頂不同完成度的鳳冠,帶觀眾參觀整個鳳冠的製作過程。鐵線、布料、圓珠和晶石,阿添笑著一一介紹起這些製作鳳冠的材料,然後講解這門傳統手藝的知識與製作時的艱辛。而如果有留意阿添作品的都知道,他喜歡在作品中大玩虛實的錯覺以及佈置各種不同的「彩蛋」。這次的作品也是如此,最外圍的一層是真實的工作台與鳳冠蝴蝶,上面則是另一個工作台,接著又是一個更小的比例,非常有趣。細節彩蛋方面則有《帝女花》的百元紙幣、微縮粵劇舞台等,待人慢慢發掘。




透過作品講述區內集體回憶
其餘的新作品,則是講述了沙田區內的一些集體回憶。譬如在70、80年代受中大迎新營學生歡迎的宵夜好去處——沙田雞粥。幾代人記憶中的「巷仔理髮」店、當年風靡至今的迴轉壽司店。還有那些年的學校班房,藝術家顏麗曣逐一還原出的班房佈置與活動,或許你我都曾經歷過;而對有些沙田學生來說,共同的記憶也許還包括課室窗外的那條城門河。









同場展出過往作品:










香港中文大學60周年微型藝術展
日期:9月15日至10月17日
時間:星期一至五12:00—22:00;六、日及公眾假期10:00—22:00
地點:沙田新城市廣場一期L羅馬圓型獻技場
Photo:Vincent、主辦單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