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ing soon

首位縫製英國王妃婚紗的香港刺繡師

2019-05-07

當英國哈里王子Prince Harry與梅根王妃Meghan的大婚、寶寶出生的消息鋪天蓋地而來,曾留學英國皇家刺繡學院的刺繡師Mimi不禁想起當年的獨特經歷。她是第一名留學於英國皇家刺繡學院的香港人學生,也是唯一一位被挑選為縫製凱特王妃婚紗的團隊成員。

甫進入刺繡師Mimi的工作室,便見牆壁櫃子放滿色彩繽紛的刺繡線,以及一幅幅精緻的刺繡作品。Mimi的媽媽擅長造衣服,更會自行縫製長衫,她受媽媽影響,自小已喜愛針黹。十多年前,她在網上接觸刺繡後,便對刺繡產生莫名的狂熱。她遂在香港學藝,但有感學得不夠多,便於2010年,暫且放下家庭,到歷史悠久的英國皇家刺繡學院Royal School of Needlework(RSN)留學一年,成為該校的首位華人學生。在學期間她一天刺繡十多小時,成績優異,更有幸被挑選為團隊成員,替英國凱特王妃縫製婚紗、面紗及鞋面喱士。「旁邊坐著的是自己的刺繡老師,緊張得緊!那是一場夢幻、無憾的人生經歷,既認識了志同道合的朋友,更擴闊了自己的眼界。」

工作室放置了各式刺繡線及用具。
在英國留學期間,Mimi被挑選為團隊成員,替英國凱特王妃縫製婚紗。

刺繡的起源

刺繡起源自中國及印度一帶,經貿易傳到英國等西方國家,並且蓬勃起來,多用於衣飾設計及家居擺設。那中西刺繡有何分別?事實上,中國及西方的刺繡,所用的技巧均沒有明顯區別,分別在於兩者有不同風格的設計圖案。

培育新生代

「本港的刺繡風氣並不普及,與西方有別,港人完成作品後大多不捨得使用,只因刺繡所投放的時間,對港人來說相當寶貴。」除了流行程度,Mimi更從其他同學口中得知,不同國家的年輕人自小均有機會接觸針黹,反觀香港,青年人對針黹了無認識。她回港後便成立了遊走刺繡工作室,主力開班授徒,教授不同程度的刺繡技巧,更推出青年刺繡師計劃,招募15至23歲對人手刺繡感興趣的年輕人,讓他們免費學習刺繡,藉此調劑生活,放鬆心情,又或把技巧應用在日後的工作。

《Wild Flowers》— 運用了平面刺繡(Surface Embroidery)技巧。
《Luna》—運用了細膩的金鏽(Goldwork)技巧。
《Onion and Friends》—運用了難度高的黑繡(Blackwork)技巧,效果有如一幅黑白掃描畫。

黑繡──高貴象徵

黑繡起源自西班牙,後來傳到英國,是其中一種高難度的刺繡技巧。其利用單色,卻粗幼不同的繡線和不同的針法來營造陰影及勾勒圖案。刺繡者下針前,需先起掃描草稿,了解陰影分怖。

紓解情緒緊張

把興趣發展成職業,Mimi時常提醒自己要「見好就收」,控制得宜,不希望刺繡為自己帶來壓力,把負面情緒帶給學生。曾幾何時,身為三子之母的她,因在家照顧孩子,令自己精神緊張,她形容當時甚至不願走到街上,面對任何人,回想起來,是產生了她也不自知的情緒問題。「自從接觸刺繡,刺繡的『魔力』使我真正的平靜下來,放鬆自己,思考甚至計劃生活,以及人生的種種事情。」現階段的她,直言不會讓自己只停留在一個狀態,希望可持續進步,增進知識,在刺繡技藝上更上一層樓。

“”My Girl Reading””──運用了立體刺繡(Stumpwork)的作品。
“”Silence””──同樣運用了立體刺繡(Stumpwork)技巧,繡出栩栩如生的蝴蝶。
Mimi
遊走刺繡的主理人。

FB: Tour Embroidery 遊走刺繡

metroPop #568

TEXT‧TRACY、ASKA 
PHOTO‧WAI、受訪者提供、網絡圖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