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ing soon

韆言萬語 鞦韆先生的童心地圖

2019-05-29

你上一次玩鞦韆是何事?你知道香港有甚麼地方可以盪鞦韆嗎?本地鞦韆專頁版主鞦韆先生,由小到大都喜愛玩鞦韆,4年前於機緣巧合下決定要再次重拾玩鞦韆的樂趣,後來發現香港的鞦韆數量已愈來愈少。為了下一代可以繼續享有這種遊樂設施,決意踏出家門,逐一將不同地區的鞦韆紀錄下來,放上社交平台與大家分享。在紀錄的過程會甚麼發現?讓我們與鞦韆先生一起探究。

m=metro Pop             鞦=鞦韆先生

m:當初紀錄香港鞦韆目的是甚麼
鞦:因為我從小就十分喜歡玩鞦韆,而香港鞦韆的數量愈來愈少,所以想借此機會搜集更多資料,分享給有需要的人;或者與同樣喜歡鞦韆的人交換心得。

m紀錄時遇到甚麼困難?
鞦:紀錄時主要有3大困難:首先是天氣太熱,有時不太願意走到戶外逐一紀錄。第二是其實之前於臉書上的人氣都不見有起息,令我當時有想過放棄紀錄鞦韆,到後來嘗試開Instagram吸納更多人流,慢慢才走出困局。第三是一開始做資料搜集時難以一併顧及統計,資料上較混亂;後來我利用白板幫助,每次將鞦韆的地點及類型寫上白板後,再拍下照片,那就解決了很多煩惱及困難。

m:有沒有一處地方的鞦韆,令你很想親身去看?
鞦:台灣有很多鞦韆都令我很想親身去看,例如月牙灣和夢想鞦韆。不過其實最想去的是香港西九文化中心的鞦韆,它本來位於海邊,是比較少見的地點,但可惜那個鞦韆已經被拆走,永遠也沒機會去了。

m你在尋找香港鞦韆時,有沒有覺得新式和舊式的有很大分別?
鞦:以公園來說,新舊鞦韆差別不大,一般分為嬰兒型、軟板型;反而屋邨的多屬於舊式,安全限制較少,鐵鍊較長,有的更會有特別的形狀,好像車軚型,相比之下公園會找不到這些較富特色的鞦韆。

– 我覺得我與鞦韆已經可以算是一種朋友的關係,有時放假時都會想外出去看一下,好像「一周不見,如隔三周」。

m你覺得鞦韆對你有多大的影響力呢?
鞦:我覺得我與鞦韆已經可以算是一種朋友的關係,有時放假時都會想外出去看一下,好像「一周不見,如隔三周」。

m對於香港的鞦韆或其它遊樂設施愈來愈少,你有何想法?
鞦:可能是因為安全的問題,香港很多遊樂設施,例如搖搖板和「氹氹轉」都極為罕有。而鞦韆方面,我見到近年多個新的公園仍然設有,真是「可喜可賀」;不過舊款的鞦韆,因日久失修、欠缺保養而面臨清拆的情況亦多不勝數,但有利有弊才叫合乎現實,但求舊式的鞦韆能夠繼續保存,而新的會不斷增加,那就是最佳的局面。

後記

一開始見到鞦韆先生的紀錄,不禁讚歎他對鞦韆的心思。筆者從小到大都喜愛盪鞦韆,因為在鞦韆上盪來盪去,除了會帶來一丁點離心力的刺激感之外,還可以將煩惱一掃而空。但基於安全理由,一些可以靈活轉動的設施,如搖搖板、「氹氹轉」等,為防止意外而愈見愈少,滑梯也愈縮愈短。試問誰的童年未試過一些小意外?抱持過分保護小孩的心態,或多或少影響到香港遊樂設施的存在價值。一些遊樂設施,除了可增加公園吸引度外,更可間接令小朋友的童年添上趣味和回憶。如鞦韆先生最後所說,希望舊的鞦韆或其他遊樂設施可以得以保存,而同時新的亦會不繼增加,就是最好的畫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