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ing soon

電影《大叔水舞間》 :八個撲水的肚腩中年

2018-09-05

原諒我。由於《五個撲水的少年》(2001年)實在是太經典、太好玩了,以至後來每次看到韻律泳的題材,都總會有種珠玉在前的比較。尤其是今次《大叔水舞間》同樣是男子韻律泳,只是人數加多一個,少年變成中年!電影快將上映,筆者早前率先入場驗貨。相對於矢口靖史的青春物語,今次主講大叔化身出水芙蓉,加上滿場的英式幽默和中年危機笑位,九十分鐘內容充實,故事簡單動人。

運動電影本身就有一個得天獨厚的優勢,那就是透過鍛鍊、競賽來渲染氣氛,一個好的故事理應能呈現出角色的成長,而運動電影在這方面可謂駕輕就熟,因為主角大多是缺乏天份、卻有一腔熱誠的熱血笨蛋,因為種種原因,而決定透過運動來證明自己的才能,最終成就自我,觀眾亦樂見「好人有好報」的合理走勢。

《大叔水舞間》 同樣在這個套路之中,電影取材自一支真實的瑞典中年男子韻律泳隊「Stockholm Art Swim Gents」,導演因為看過紀錄片,感覺韻律泳 crossover 男人是一件很詫異得來很傻氣的事(他大概沒有看過《五個撲水的少年》),於是想到改編成劇情長片,注入男人中年再生等支線,令整體劇情更飽滿。

故事圍繞一位營營役役的會計師艾力,人到中年,婚姻、事業、生活樣樣都面臨僵化的危機,有次游泳,他遇見一班年紀相約的泳手,細看之下,才發現原來他們是一支非正式的男子韻律泳隊!後來當然就講述艾力加盟,眾人如何毅然決定參加世界賽(他們還荒謬地赫然代表英國出賽),最終在泳池中找回生活的熱情,獲得自我救贖。

雖然這個故事涉及眾多社會及人生議題,但觀看起來卻絲毫不會有壓力。運動電影基本有的自覺、訓練、比賽、頒獎樣樣齊,雖然眾人參賽和獲獎的部份顯得相當兒戲,但既然是勵志電影,也無需深究所謂的真實性,反正在汗水和強烈的BGM下,我是有受到觸動的。

可惜的是,其實電影中包含的韻律泳元素並不多,電影貼地在,沒有將大叔們寫成天才,就算經過刻苦訓練,他們最終也只能完成屬於自己的表演,而非一躍成為韻律泳高手。電影中最深刻的一幕,是成員在排練 Routine 時,提議表現出中年男人的憤怒,又最後像花朵般收束起來的動作,象徵年華老去,花無百日紅的凋零之美。只是最終表演出來,大賽的觀眾大多只看重技術層面,忽視了大叔們獨有的「寶藏」:歷練。

總的來說,《大叔水舞間》是一部有心思的英式小品。劇中所謂的英式幽默,於我就是那幾個刻意曲線的擦邊球。戲名 “Swimming With Men”,在戲中只出現過兩次,一次就是有警察調侃他們一班大叔聚在一起 “Swimming With Men” 很那個,那個是甚麼?是很Gay嗎?還是很Awkward?一般電影可能都會說教一下「運動就是運動」,但《大叔水舞間》就只是這樣輕輕帶過。又例如美國隊包尾時,代表英國的大叔們跳起Yeah的政治隱喻,蜻蜓點水式的笑點下得恰到好處,比起很多「硬橋硬馬」的笑片來得自然多了。

全片不使用替身,由演員親身上陣。故在開拍前一班大叔就先上了兩星期韻律泳特訓營,大家看到的是真真正正的訓練成果。

前身為紀錄片

2010年,有一支瑞典中年男子韻律泳隊,在非正式的世界韻律泳男子錦標賽中大放異彩。當時吸引攝製隊跟著他們拍攝了一部名為《Men Who Swim》的紀錄片,描寫出這群逆流大叔的非凡心路歷程。當時拍下這支紀錄片的成員之一,就是本作的電影監製 Stewart 。瑞典斯德哥爾摩男子韻律泳隊伍「Stockholm Art Swim Gents」最終客串演出了本片最後比賽的一場戲,大家要落足眼力了。

===============

《大叔水舞間》

導演:奧尼佛柏加
演員:羅布頓、阿迪阿拉特、丹尼爾梅斯、占卡特
上映日期:9月13日

TEXT: 一樹
PHOTO: 片方提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