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一個「四眼仔」而言,眼鏡可說是身體的一部分,但不少人窮一生精力,亦未可找到其「最佳拍檔」。手作眼鏡的工藝精湛,為穿者帶來人性化的舒適感,近年備受眼鏡愛好者追捧。在本港工廈,亦有工藝師在低頭耕耘。由Rif開設的手造眼鏡工作室,以手作模式為客人帶來客製化體驗。不用遠赴東洋,亦可一探這隨身小物背後蘊藏的工藝心思。

本地工藝 青黃不接
踏進光景手造的工作室,還沒回過神來,Rif已急不及得介紹訂製眼鏡的過程。工作室麻雀雖小,但五臟俱全,內有不同款式的板材、切割、拋光機器及自製的打銅針機,工作桌上則堆放著各式工具,包括不同大小的銼子、鎚子和鑽床等。主理人Rif本是眼睛設計師,剛入行時,因在設計比賽中得獎,有機會到知名眼鏡品牌的巴黎工作室作交流,從那時起,便萌生設立一個眼鏡工作室的念頭。任職設計師期間,他認識到不同廠家,以及了解基本的眼鏡製造工序,為自立門戶奠定基礎。「本地手造眼鏡師傅買少見少,加上現今的設計工作依靠電腦輔助,令此門工藝青黃不接。」




耐性是關鍵
簡而概之,整個鏡框的製造過程,包括切割框形、人手打磨以修飾線條、拋光、裝嵌。Rif直言,製作眼鏡的每個工序,皆要「用手製作,用眼確認」,花費心思和時間。例如以人手拋光,若要打造光滑油潤的效果,得需長時間重複工序,其一關鍵,便是耐性;如要打造啞面效果,工序則更為繁複。Rif解釋,一般眼鏡廠,採以高效的「噴砂」方式,手造的話則採以「拉砂」方式,力度要控制得宜,否則效果便會參差。除了合成的醋酸纖維板材,Rif近來亦推出水牛角及黃牛角材質,製作難度相對較高。他表示,此類生物物料存有較多的不穩定因素,如當中若有未知的裂縫,便會對製作過程構成影響。







望聞問切 度身訂造
不少因視力問題而從小佩戴眼鏡的「四眼仔女」,亦曾有過不適的眼睛佩戴經驗,甚至窮一生精力,亦未能找到一副最舒適的「最佳拍檔」。眼見有市場需要,Rif更為客人提供度身訂造服務,這亦是店子的最大賣點。客人親到工作室選擇框形款式、材質及配色,待眼鏡造好後,Rif會為客人「量身」(Fitting),針對鼻樑大小及角度調整鼻托以及鏡臂耳彎位。他形容這個過程儼如中醫看症,需要「望聞問切」,「當中的最大困難,是要懂得發問及引導客人說出需要,或者平常戴眼鏡遇到的問題。」縱然輕嘆市場不景氣,但令Rif堅持每天低著頭,在工作桌苦幹的動力,定當源自客人的讚賞。「若得到正面的回應,便充以證明現在的方向是正確的。」


INFO
光景手造
地址:葵芳大連排道144號金豐工業大廈二期24樓Q室
查詢:6096 3766
TEXT‧TRACY
PHOTO‧BIL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