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ing soon

重塑品牌 延續香港文化
專訪香港設計師黃雋溢

2022-03-15

說起某一品牌,來自世界各地的人或會作出不同的評論,但該品牌給人的感覺應該是一致的,這有賴設計師抽絲剝繭,逐步發掘並分析品牌的特點。「理解品牌的本質是每個設計師要做的事。」香港設計師黃雋溢(Westley)若有所思地說。

近年他創辦品牌形象設計公司「Wholly Wholly」,以「香港製造」為賣點,參與多項品牌重塑企劃,包括「劉昌記」、「利工民」、「梁蘇記」等港產老字號。對他而言設計不是單方面幫傳統品牌「整靚啲」,而是懷著謙卑的心,不受世俗所限,發掘品牌背後的故事,透過重塑,一起並肩開創新的未來,延續香港文化。

從轉筆了解創作魅力 家人成最大後盾

走進闊落的辦公室,映入眼簾的是筆勢雄渾灑脫的書法,以及各式各樣的產品,在輕快的音樂伴隨下,身穿墨綠色衣服的Westley娓娓道來他的經歷。「比起設計,我對創作好有興趣。」他笑著說。從小涉足眾多不同領域,除了懂得填詞、寫得一手好書法之外,還會說五國語言,但讓人意想不到的是,Westley曾是香港轉筆代表隊成員,轉筆看似與設計毫無關係,卻是令他對創作產生興趣的重要一環。「當時因為轉筆,接觸到剪片和配色的技巧。」Westley接著說,大部分轉筆的專用筆都產自日本,筆身的顏色會採用同一個色系,保持一貫風格,中間的花紙亦有講究。轉筆的美學讓他明白到顏色很重要,開始了解創作的魅力。

轉筆的經歷啟發了Westley,但真正讓他踏上設計這條路,家人算得上是最大的推手。言談可見他十分看重家庭,也直言成長環境對他有很大影響。他分享道,最初沒想過讀設計,反而喜歡語文,又懂說外語,一直希望入讀語文系。不過考試失利,最後選擇了理大設計系,並很幸運地得到家人的支持。「因為家庭關係,爸爸小時候得不到適當的栽培,令他感到遺憾。因此,只要他能夠做到,他都會盡量給我支持。」家人從來不會強迫Westley,對此他心存感激。

做過不同的創作,Westley不敢說自己完全不受框架影響,但直言:「我從來不是一個look for model answer的人,這也是我和學校有點格格不入的原因。」老師曾經說過他不合群,但他覺得自己只是想法與人不同,不需強行融入一個群體。他喜歡思考,不願做羊群,這樣的性格亦讓他找到屬於自己的路。

Westley曾經是香港轉筆代表隊成員,轉筆專用筆的色彩配搭讓他大開眼界。

理性的創作 用心相待舊品牌

Westley給人的感覺是個愛思考且理性的人,對他而言,設計是不斷變化的,但同樣是理性、有邏輯的創作。他對設計也有獨特的見解:「我好享受創作和思考的過程。我認為artist可以有style,可以感性創作,但設計師必須理性解釋每個決定。」在他看來,設計師的工作是協助品牌與受眾溝通,而非在作品上加入個人元素。「理解品牌的本質是每個設計師要做的事,只有理解本質,才知道用哪一個方法解決問題最好。」

每次進行品牌重塑項目,Westley都會了解該行業的特點和模式,尊重對方,建立信任。「很多舊的品牌防禦性高,因為會有牛鬼蛇神利用它們『揾著數』;但如果是真心想和他們(舊品牌)做朋友,情況就很不同了。」Westley強調,他們不是「幫」對方做事,而是「一起」做創作,正是這種以品牌為先的心態,讓不少港產老字號都願意與Westley合作。

不過,時代變遷,舊品牌買少見少,Westley承認不是所有舊品牌都願意參與重塑,要如何與舊品牌溝通,打破固有的想法,也要花點功夫。俗語說「創業難,守業更難」,要把品牌做下去從來並非易事。除了金錢,也要顧及技術的傳承。「當我們易地而處,從舊品牌的角度出發,我覺得不接手有點可惜,但他們也有自己的道理。」

Westley學了書法6年,說起小時候的趣事,他憶起自己經常會模仿同學寫的字,並認為每種字體都有其特點。

英國回流 重新包裝「劉昌記」

2015年,Westley取得獎學金前往英國進修,修讀品牌設計碩士課程。因緣際會幫一間歷史悠久的眼鏡廠(Savile Row Eyewear)進行品牌重塑的計劃,取得了很好的成果。這次經歷讓他意識到香港同樣有很多歷史悠久的品牌,便萌生了回流香港的想法。Westley認真地說:「不是幫他們(香港舊品牌),而是一起做點事。」另一方面,創作與成長環境、文化有關,個人價值觀會影響作品,在不熟識的文化下創作,或許會有意想不到的結果,但Westley認為回到香港,能夠更切身地了解品牌的需要,兩者就能相得益彰。

因此,由Westley創辦的品牌形象設計公司「Wholly Wholly」旗下品牌re&craft,開始了多項品牌重塑(Rebranding)的企劃,「劉昌記」就是其中一個項目。

因為Westley的公公、婆婆一直都是用「劉昌記」的牙刷,所以他對「劉昌記」並不陌生。「劉昌記」於上世紀60年代從中國大陸遷移到香港設廠,從塑膠到木柄,主打豬鬃毛牙刷。然而歲月無情,由於缺乏人才,導致技術失傳,最終無奈結業。在英國讀書期間,Westley曾將「劉昌記」介紹給經營毛擦的朋友,卻因技術問題而不成事。幾年後,他決定參考外國模式,秉承劉昌記的歷史和理念,將整個品牌重新做過。經歷過不少技術難關及取捨,與設計團隊重新包裝下,「劉昌記」除了原有的豬鬃毛牙刷外,也推出了純竹纖維毛牙刷,成為了re&craft旗下唯一非香港製造,但銷售量最高產品。

新包裝上除了換上更簡潔的商標,亦加入了香港其中一個具代表性的視覺元素——北魏招牌楷體。

品牌重塑時要作出不少取捨,其中一樣是「劉昌記」舊牙刷的大刷毛。

如水無形 設計路上受李小龍影響

除了「劉昌記」,Westley還做過不少品牌重塑的項目,其中他最滿意的就是「李小龍會&利工民」1127 限量紀念衫禮盒。該次合作是為慶祝李小龍的81歲誕辰,Westley的團隊與歷史悠久的香港內衣品牌「利工民」,以及香港李小龍會合作,他們把「Be Water,My Friend」這句名言,翻譯為「如水無形」,將哲學思想融入設計,汗衫以黑白兩款形式推出,背面用同色的線刺繡了「如水」、「無形」的字眼,而在星光大道的李小龍銅像也換上新裝,以特製的汗衫,重現李小龍在電影《唐山大兄》中的造型。

這是Westley一直都想做的項目,因為李小龍對他有很深的影響。「人應該要『如水無形』,不要被框架所限。」雖然李小龍不是一位設計師,但Westley認為李小龍是一位創作人:「李小龍不受套路影響,更是亞洲男人典範。」回到設計,遇到好的想法,取其長棄其短,正如李小龍一樣,一切均沒有套路:「不用拘泥太多,只要找到適合你的即可。」

在眾多個品牌重塑的項目中,「李小龍會&利工民」1127 限量紀念衫禮盒是Westley最喜歡的。

汗衫背面用同色的線刺繡了「如水」,十分細心。

香港製造有出路?

Westley醉心設計,沒有靈感時他就到街上走走,欣賞一花一草,細味每分每秒。他認為自己不用賺很多錢,只要感到滿足已足夠。近年本土意識加強,更多人留意「香港製造」,但來到銷售的層面,Westley直言感到悲觀。雖然有不少人會欣賞或查詢產品的詳情,但聽到一把由英國設計、香港製造的 &Parasol 手工洋傘需花費過千元,大部分人都感到驚訝,「對方得知價錢後說:『不如買把英國遮好過。』從這種態度可知,香港人是真的支持『香港製造』,抑或只是口號式。」本土文化帶來的機遇與挑戰,值得大家深思。

星光大道的李小龍銅像也換上新裝,以「魔術貼」形式為李小龍穿上汗衫,重現電影《唐山大兄》中的造型。這件是全港唯一一件同時刺繡了「如水」、「無形」的字眼的汗衫。

「Wholly Wholly」旗下產品都有放在設計光譜精品店DS Shop,Westley認為這是個接觸大眾的良好平台,有不少人會因此而聯絡他們,表示想了解更多產品的資訊。

黃雋溢 Westley

圓融設計Wholly Wholly Ltd.創作總監及創辦人之一。除了積極參與本地的創意產業和設計教育外,由於多元設計的趨勢,他和團隊亦熱衷於探索傳統和創新的設計。多年來,其團隊屢獲肯定,曾奪One Show China 、金帆及環球設計大獎等,黃雋溢亦進一步將其業務擴展至感官設計及展覽策劃。TEXT:Gillian
PHOTO:Gillian、由受訪者提供、DS Shop (@designspectrum.hk)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