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別於城市五光十色的高樓林立,人多車多,以前港島、九龍人對新界的印象,或許是綠油油的郊區或遍佈四周的流浪牛。建築師兼攝影師許慕義(Justin),自2021年起,便時常帶上相機走到新界北部及邊境地區,一開始是漫無目的地拍攝沿途所見,只是想從城市中片刻抽離,直到他遇上鄉村風景。
於新界邊境郊區中,可看到對岸深圳城市林立,形成強烈對比。反思這些矛盾景象與近年的變遷及土地發展,Justin 用鏡頭留下隱喻的新界北記憶。
被遺忘的歷史
「新界」(New Territories)是根據殖民時期簽訂的《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後,英方把租借回來的界限街以北,至深圳河以及大嶼山等香港附近200多個離島,作為「新租之地」,並稱為「新界」,隨著70年代後新市鎮相繼落成和農業式微,加上大量人口遷入,令市區與郊區的界線逐漸消失。
近年政府計畫發展新界古洞北和粉嶺北等地,新界北的發展令很多在這裡生活的人,亦將迎來巨大改變,Justin認為在新界靜謐而質樸風景畫的表象下,暗藏卻是不斷變遷,而現代化、古老的迷思及被遺忘的歷史相互交織,舊時的村落將被夷平為土地開發讓位,空置的祠堂暗喻了被遺忘的歷史,殘留的瓦礫與廢墟是那段被侵蝕的過去。



在這瞬息萬變的城市,我們有時也會反思,何為故土,何以為家?
今次Justin攝影集主題「界」 ,將超越其地理名詞的本義,轉而成為一段隱喻的風景,也是恆常變化。他透過作品思考自身與這片土地之間的關聯,就如停擺的時鐘,被遺落的紅色襯衣,村莊拆遷後的瓦礫。
在其中一張作品裡,一對對獅子石像背貼背地緊緊被圍困,其中部份面容更遭到破損。原本寓意平安辟邪的雕像亦自身難保,感覺被流落在地盤廢墟之中。



在廢墟之中埋藏的,被遺忘的物件,但其實是一段記憶存在過的證明。
在攝影集《New Territories界》,Justin的鏡頭很多時都聚焦在邊境地區出現的棄置物,Justin希望在記錄以外,也給人想像空間,其中只撕到去年9月中的舊式日曆、在廢墟中只有雜草為伴的單人椅、寫上「香港」兩個字的抗議紙牌……這些物件為什麼會被棄置在這裡?物件的主人去了哪裡?以物件為拍攝對像,但想說的到底還是人的故事。





香港國際攝影節衛星展覽 「New Territories 界」
日期:即日至12月28日
時間:早上11時半至晚上10時
地點:Kubrick Café
Photo:Justin Hui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