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美一直圍繞著日常生活,大至建築小至金錢。一張紙鈔除了能夠標示它的面額,更是該地的文化或歷史的小型教科書。也許你不會留意紙鈔上的人物或建築,但是一張擁有好設計的紙鈔往往有更深層的意義。過往由一張紫色猶如中幅射的十蚊花蟹取代青蟹開始,香港的紙鈔用「一蟹不如一蟹」來描述就正好不過。
近日推出的新版100元,以粵劇作為主題。由三家銀行所設計的圖案都各有不同,但它們都直接將粵劇的人物裝容或場景描繪,坊間對於新設計負評如潮,更有人戲稱是真實的冥錢。不如我們又來看看其他國家的紙鈔的獨特設計,如何能夠表達到訊息之餘又能夠兼顧美感。

在挪威正逐步推廣使用的新鈔,便是一個極具創意的例子。在2014年挪威中央銀行以「邊界之美」為題舉辦比賽,由坊間提供所有面額的紙鈔正反面設計。挪威的國土面向海洋,生活與文化都與海洋息息相關。邊界可以指陸地與海洋的分界,故如何透過圖象表達出挪威與海洋的關連是比賽的重點。
最終比賽誕生兩組贏家,銀行決定分別採用了他們各一半的設計。Metric System與Terje Tønnessen設計用於紙鈔正面,而Snøhetta設計用於背面。兩者都反映了大海對挪威民族認同的重要性。當中讓人討論得最多的是由Snøhetta團隊所創作的背面設計,它不是清晰的圖像,而是融入了馬賽克元素的模糊畫面。

五張不同面額的紙鈔各有不同的小題,分別是將我們聯繫在一起的海洋(50克朗)、將我們帶入世界的大海(100克朗)、養育我們的海洋(200克朗)、給我們繁榮的海洋(500克朗)與載著我們前進的大海(1000克朗)。
Snøhetta會使用到如此抽象的表達方式大有因由,團隊描述當兩種截然不同的元素結合在一起時,便會形成強而有力的對比。原本設計的另一面便是用黑白色的清晰相片,配搭彩色的模糊象素畫面。其次,馬賽克創作是使用不同顏色與材料的小塊堆砌而成,正如人類在沿海建造社會一樣。要集各方的力量,最終才能夠形成一幅美麗的海岸。

若放大紙鈔當中的細節研究,可以看見上下半部有截然不同的感覺。下半部可見波浪形的有機圖案,且顏色多以漸變為主,它代表著海洋。而上半部的方格各個深淺顏色分明,有如肉眼觀看遠處可隱約看見的景色。一系列紙鈔兩面的圖案關係密切,留待讀者自行解讀圖案內的事物。此外,作為沿海國家長期受不同氣候影響,在設計中亦有把這元素加入。由方格的長短,可以略知風速的快慢。50克朗的風最溫和,而1000克朗的風最激烈。
最終印刷版本的紙鈔在作出些微改動後,在挪威逐步發行使用,最大額的1000克朗會在2019年第四季推出。對於挪威不熟悉的外國人,也許第一眼未必解讀到紙鈔深層的意義。但配搭上比較直白另一面,相信亦可察覺它們的玩味之處。在視覺上既有時代感,比其他國家的紙鈔又帶創新的意念。
PHOTO:網絡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