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ing soon

輕遊荔枝窩
看魚藤賞百年古樹

2020-10-22

香港的山徑眾多,除了挑戰難度十足的登山路線,偶爾與家人輕鬆郊遊,欣賞大自然,也是個不錯的選擇。位於新界東北沙頭角一隅的荔枝窩,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擁有富生態價值的自然步道,沿路長滿特色古樹與魚藤,路況平坦易行,適合與一家大細輕鬆郊遊,一起了解香港珍貴的生態環境。

5米高紅樹林看生境

探索這個充滿生態價值的地方,最輕鬆的方法是搭乘渡輪至荔枝窩碼頭,再漫步於全長達1.2公里,路程約1小時的荔枝窩自然步道。它接通荔枝窩海岸、荔枝窩村及村後的風水林,內裡孕育了超過100種樹木和7種紅樹。常見的紅樹林都是矮矮的,像灌木一樣,但這裡的紅樹——銀葉樹,卻長得有5、6米高,假如不告訴你,你大概會以為他們是一般的樹木。銀葉樹更是全港最大型的紅樹,如果生長環境良好,更可長至20米高。這片茂密的銀葉樹林,是全港面積最大、最古老的,孕育了多樣化的物種,只要細心觀看,你有機會找到蜻蜓、蝴蝶、彈塗魚及招潮蟹等動物。

荔枝窩有一大片紅樹林,沿著自然步道往觀景台及小灘方向,步行約10分鐘即可到達。
銀葉樹是全港最大型的紅樹。
銀葉樹的果實呈圓形,中間長有一條突起的紋,酷似閉起的眼睛。

白花魚藤 全港獨有

漫步於步道中,也可欣賞到周邊形狀獨特的百年古樹,包括空心樹、連理樹和全港獨有的白花魚藤樹林。白花魚藤是一種迴捲在林中的攀援植物,其直徑可長至成年人腰部般粗大;至於空心樹,它是秋楓樹的一種,因樹幹中央傳送水分功能的部分受感染而萎縮成洞,並隨年月擴大。而在空心樹附近還有一棵被稱為「連理樹」的百年秋楓樹,被網狀榕樹根包圍著,兩者連為一體。這些百年生境均十分罕見,千萬別攀爬脆弱的魚藤及空心樹,以往就有不少魚藤被缺乏公德心的遊客摧殘。為了保護它們,漁護署更曾築起鐵絲網保護魚藤,不想再遇上隔網觀賞的情形,大家就要好好珍惜這些美麗的樹木。

荔枝窩的白花魚藤,平均直徑可達30厘米。
空心樹是荔枝窩村的一大標誌。
被細葉榕包裹的百年秋楓樹,十分壯觀。

紅粉生態海岸

走到小灘海岸,有約1億年前因氣候乾旱炎熱,沈積物裡的鐵礦物氧化而形成的紅色沈積岩,包括粉砂岩、砂岩及礫岩,顏色亮麗獨特。如欲觀賞荔枝窩的獨特生態,在附近的泥灘,除了較常見的彈塗魚,亦可找到招潮蟹、螺及各式淡水魚等濕地生物的蹤跡。

河水把沈積物從附近帶到內灣沈積,締造了適合紅樹和海草生長的淺灘。

風水林與客家村

在距離泥灘不遠處的觀景台,可以遠眺至少擁有超過300年歷史的荔枝窩村。它以客家文化聞名,昔日的居民以務農為主,在五、六十年代曾是新界東北規模最大的客家村,人口達450人。自七十年代開始,不少居民陸續遷出市區,但每逢十年一度的慶春約太平清醮,亦會特地回村參與,場面熱鬧。村後更有一大片風水林,村民相信它能擋煞氣、保風水,而事實上風水林對環境亦十分有益,可鞏固山坡、擋風,及為附近的生物提供食物。相傳百多年前,荔枝窩村在建好風水牆與風水林後,村中的各人的運勢明顯轉好。村民自此規定村民不得破壞樹林,令到百年後的今天依然在林中找到超過100種特色植物,生態價值極高。

荔枝窩村後的風水林孕育了百多種樹木。
步道會經過設於荔枝窩村前的協天宮古廟。
走到累了,不妨到村內享用客家茶粿雞屎藤,或品嚐手工花花雪條。

在逛過步道後,建議在荔枝窩村內享用午餐,了解村內的客家文化,然後乘搭當天的渡輪返回馬料水,結束一天的旅程。

從碼頭下船後,往荔枝窩方向步行5分鐘,便可進入荔枝窩自然步道的中段 。
荔枝窩自然步道起點位於古村東部的小灘附近,終點則設在荔枝窩村後。

荔枝窩自然步道

全長:1.2公里

需時:約1小時

難度:容易,適合一家人前往

交通:

從港鐵東鐵綫至大學站步行15分鐘至馬料水三號梯台,乘搭渡輪前往
班次*:由馬料水開往荔枝窩9:00am、荔枝窩開往馬料水 3:30pm

(只於星期六、日及公眾假期行駛)

船程:1.5小時

票價:$50/單程、$80/來回

查詢及預訂:2555 9269

*班次或會有所有更改,請以官方公布為準。

遊人注意:荔枝窩屬地質公園範圍,荔枝窩海岸則屬海岸公園範圍,必須遵守遊覽地質公園守則及海岸公園守則。 

TEXT:ONYX
PHOTO:漁農自然護理處、twitter@ ChoRyuJin、IG@ sunyoung371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