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灰灰濛濛的色調,由水泥構成的大廈難免予人沉悶之感。水泥一直被視為建築用料,是裝修佬的搵食架生,與藝術、家品、首飾看似「大檻扯唔埋」,偏偏近一兩年興起了水泥熱潮,水泥逐漸被塑造成不同的家品、飾物、盆栽等等。被誤解成難登大雅之堂的用料,於以下這班手作人手裡,竟能化腐朽為神奇,原來冷冰冰的物料一樣可以充滿溫度,成為美麗的藝術品。
不考牌做手作
九十後已修畢建築系碩士的Joe Ma和Mig Lau,兩年前沒有於按照「正路」去考建築牌,反而共同成立了「倒模」的水泥手作品牌。



水泥是怎樣造成的?
造水泥看似簡單,其實牽涉步驟甚多,設計、權模、倒模、風乾、拆模、打磨,每個步驟都會隨著環境濕度、氣溫而令效果差異甚大。










倒模工作室
由90後 Joe Ma 和 Mig Lau成立。倒模取自水泥最重要的步驟之一,因水泥要於灌模後風乾,往往要脫模一刻才知成品成功與否,過程總是充滿驚喜又期待,故名為「倒模」。
TEXT: ELLIE
PHOTO: FRANKY & BIL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