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踢女子足球,球場上的歡呼聲或許遠不及男子足球。現年34歲的陳詠詩(陳詠)自小與足球結下情緣,由屋邨球場開始,到現在成為香港女子足球代表隊隊長,已走過二十多年的足球生涯。在香港踢女足是不易走的前路,不單要投入許多時間和心力,說的更是一份堅持,為何陳詠總是有留在球場上的決心?她的答案簡單而明暸:「因為我真的很喜歡踢足球。」

走上女足之路
不少人覺得足球只是男生之間的運動,這在陳詠少時的那個年代當然也沒有例外:「小時候跟著哥哥在屋邨走廊踢足球,後來到樓下街場玩,一定見到一大班男仔,女仔只有一兩個。別人或許會覺得女仔踢足球很奇怪,但其實足球講求技術,女仔未必踢得比男仔差。」陳詠由小時候的屋邨球場,踢至今日代表港隊參與國際賽事的舞台,期間亦為職業球隊拿過十多屆女子足球聯賽冠軍、女子足總盃最有價值球員等等,一直以來成績不俗。

在陳詠正式走上足球生涯前,當時也發生過一段小插曲。因為學校沒有女子足球校隊,陳詠計劃參加青訓班,沒想到寄申請表格時,卻忘了貼回郵信封,結果令她耽誤了一年的訓練時間,想來她也不服氣:「那時候白白錯失了機會,明明可以早一點認識到現在的隊友。」陳詠坦言,在香港踢女足並不容易,自年少時期與隊友一起的踢球時光,便是她一直踢下去的心靈依靠:「有一班認識了十多年的球友,那份默契是對方簡單一個動作,也知道對方接下來想怎樣。」

踢女足的辛酸
陳詠是香港女子足球代表隊隊長,也效力於公民女子隊,同時身兼正職,下班後便趕去訓練,有時練至晚上11時,回家已是深夜。同時兼顧足球和工作,難道不吃力?「即使工作多累,但我一到球場就又精神起來。別人都說我是瘋的,就算有些日子難得不用訓練,我們也會約人踢友誼賽。」遇上出國集訓或比賽,她更要向公司請假:「為了踢球要犧牲許多個人時間,甚至節日也不能陪伴家人。踢女足人人都說辛苦,我想只有真正喜歡踢足球的人,才會留下來。」

赴日本試腳
不過辛苦背後,當然也有收穫。香港女足在去年亞室運的五人足球賽事中對敵日本,以3比2的成績完場,差一點追和日本隊:「雖然無法贏下比賽,但能與世界頂尖的日本球隊對陣,已經是最大得著。」陳詠也曾獲邀到日本足球學院試腳三個月,得以一看香港以外的足球世界:「在日本踢足球比我們更加辛苦。我們練習後回家還能見到家人,她們為了踢足球,往往要離鄉別井。」雖然日方邀她留在當地發展,她卻婉拒:「我並不習慣在日本生活,也要照顧家人,我想香港的球隊還需要陳詠。」

鐵打的陳詠
陳詠作為球隊裡的強心針, 除了要不時提點年輕的球員、調解隊裡的爭拗,在球場上一樣似是鐵打,大家都熟知她在球場上不易倒下的身影:「在比賽中時常跌倒受傷,我會立刻站起來再踢下去;只有一次真的沒辦法,手腕脫臼要即時離場。」陳詠當時用手解圍,手腕骨卻被足球大力打中移位,需要即時送去醫院,那是陳詠第一次受傷嚴重得要動手術。「醒了之後我立即問醫生,幾時可以再繼續踢波。醫生建議要休息四個月,但因為接著有泰國亞洲盃的賽事,我只休息了兩個月便又復出。」

足球路上不言退
香港女子足球聯賽自復賽以來,首五屆冠軍都是由陳詠所效力的公民女子隊連續包辦,然而今季失落冠軍,不少隊友都覺得不甘心,陳詠卻只道是放低包袱,一次失敗是下次進步的動力,因為她心裡明白:「在香港談女足的成就遠不及男子足球,我知道香港女足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相比於成就得失,陳詠更在意自己能否在球場上作戰至最後一刻;踢了二十多年,陳詠在球隊裡已算是最大年紀的一個,不過她依然未打算停下馳騁的腳步:「只要可以繼續踢,我都會一直踢下去。」
TEXT SNOWY
PHOTO BIL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