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是近年的熱門運動,每年的馬拉松賽事,不少人也熱烈響應。然而,對於距離更長的超級馬拉松賽事,人們卻會以「捱」的心態應對。曾參與世界各地超級馬拉松賽事的黃浩輝(阿輝),以雙腿越過山頭高低,別人眼中的沉悶過程,他卻享受其中,更從中豐富了他的人生。

與自己對話
現職市場推廣的阿輝,從小便與運動結下不解之緣。中學時期熱愛籃球,大學時期沉醉行山,由此愛上了親近大自然。2011年開始接觸跑步,因為對山路熟悉,便索性走上山跑,誰知愈跑愈長。
「我很喜歡在山上自由的感覺,起初開始越野跑的原因是逃避,那時剛畢業,未清楚知道自己的人生方向,加上與朋友、家人的關係不太好,遂選擇了這個逃避方案,誰知令體能愈來愈好,接著便挑戰更多長途和難度更高的比賽。」阿輝直言自己「唔識死」,在接觸跑步後約三個月,便參加第一個100公里的賽事,開始了其超級馬拉松旅程,隨後便陸續到世界各地,如馬來西亞、新加坡、北京、紐西蘭、美國等地比賽。不少人認為長途的超級馬拉松賽事乏味,阿輝認為這都是因為人們只著眼於時間,沒有把焦點放在過程。對他而言,跑步是一個反思和與自己對話的空間。
「很多人沒有自信,在面對難關時,會輕易否定自己。但在馬拉松的訓練過程中,我最大的得著是不斷強化自己的信念,當遇到難關時,跟自己說『只有一步一步慢慢前進,我是可以做到的。』」


超馬與人生
阿輝又分享去年到夏威夷比賽的難忘一刻:「在最後的50英里,我正在一大片熔岩上的公路跑步,那時正邁向終點,我知道自己是可以完成賽事的,我感到背後一直有風推我向前,那刻感受到大自然的奇妙,也明白到不能單憑一人之力去完成挑戰,無論做任何事,也總有人在背後支持你。」
他指,一般人認為長途的超馬賽事需花更多時間訓練,但其實不然,訓練質素才是重點,這正正有如人生,不是在乎活得多長,而是活得多精彩。運動豐富了阿輝的人生,他更希望把自己的信念和經驗傳達給別人,為他們帶來改變。他將與機構「全城街馬」旗下的組織「街跑少年」合作出書,每當他完成一次挑戰,便以文字和圖片形式留下紀錄,分享” run to transform”這共同信念。除了參與慈善工作,阿輝會於今年參與八字形環台,並於明年到夏威夷參加首個三項鐵人賽事,更希望可於五年內橫越美國,現階段集中裝備自己,繼續發掘未知的潛能。


超級馬拉松
超級馬拉松(Ultramarathon),簡稱超馬,是一種長跑競賽,賽事距離超過標準馬拉松的42.195公里,一般賽事會以50公里作最低門檻,選手可能需要數天完成賽事。
TEXT:TRACY PHOTO:BILLY、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