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在亞洲,遙望北歐的感覺太有距離感,致令一切都顯得有點失真而浪漫。我們無一不傾慕著一個貫徹北歐風範的家,卻又對水土的差異心知肚明,那份簡約、紓壓與自然結合的空間感,仿佛只能存活於那個長年大雪紛飛的隱世國度。適逢芬蘭獨立一百周年,本回我們特意以「芬蘭設計」為關鍵字,一氣呵成公開Nordicity*的奧秘!
– Pattern & Textile –

Kauniste
畫作跳出畫框
Kauniste創立不足十年,沒有百年老店的氣韻但就勝在前衛破格,自09年成軍以來不斷與年輕的設計師、插畫家和藝術家合作,邀請他們先在紙張上創作插畫,再將圖案設計成各式各樣的生活用品,讓畫作跳出畫框,走入平民百姓的住所裡。Kauniste主打紡織品,從紡紗到印染全程均在歐洲完成。其標誌性面料是亞麻與棉的混紡,棉易於打理,而麻則堅固耐用,美觀富光澤。品牌崇尚自然,同樣反映在對綠色生產的堅持之上,選材均為天然的木、棉和羊毛等,以確保成品不會對人體和環境造成任何不良影響。



-----------------

Finlayson
永恆經典定番
以百年品牌來稱呼Finlayson並非完全正確,事關品牌早在1820年就經已面世,起初只是一間棉紡工廠,及後在創辦人James Finlayson的帶領下迅速打響名堂,在斯堪的納維亞紡織設計史上擁有殿堂級地位。當時每個芬蘭家庭中都一定有Finlayson的出品,亦有不少設計品被珍藏於芬蘭坦佩雷博物館,成為歷史的一部份。雖說歷史悠久,但品牌的設計師卻沒有執著傳統的框架,在他們眼中,好的設計應該是Timeless,而非傳統與前衛間的交替輪迴。例如滿佈大象圖案的 “Elefantti” 設計其實初創於60年代,至今仍然是品牌的皇牌。經典不怕老,相信就是大家對北歐設計趨之若鶩的關鍵所在。

自然藏於細節
(左)Aalto:芬蘭擁有超過千個湖泊,啟發設計師將水色藏波浪圖案之中
(中)Leinikki:以芬蘭夏天常見的毛茛為素材設計而成
(右)Color:顏色組合包含大量的綠色和藍色,正是芬蘭的日常風光

FB: Finlayson HK
尖沙咀新港中心1/F 115-116號舖 / 青衣城2期190-191號舖
-------------
延伸閱讀
芬蘭設計之道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北歐風不是入手一件兩件單品就能立竿見影地呈現出來,而是整個空間的視覺與質感的互相協調而成,背後大有學問。可幸設計界一直都沒有比忽略這方面的研究,以下為大家介紹的三本書,大可視為芬蘭設計之道的第一課。

打造北歐手感生活,OK!
作者:Susanna Vento、Riikka Kantinkoski
作者為芬蘭有名的Lifestyle Blogger,年前她們發起自己家具自己做,讓佈置家居在消費買賣之外開拓另一種選擇。本書作品包含了「室內佈置」、「孩童」、「風格」和「收納」四大主題,運用到木工、繪圖、縫紉、剪貼、陶藝等技法,她們強烈建議:千萬別小看自己的創作潛力和手藝!

重點提案:
用簡單的家飾、紙類和藝術單品搭配,來呈現居家環境的生命力
鼓起勇氣使用木工機器,花時間在DIY商店的立架間研究找尋
作品要真的拿來使用,而非只為了裝飾
目標是自然、簡單、俐落、實用且極具設計巧思的作品

北歐風空間設計500
作者:漂亮家居編輯部
比起100個為什麼還多了400個小知識,全書本書蒐錄了500張北歐風空間設計圖片,具體說明每一個設計手法、素材以及特色等,以最簡單易明的方式告訴大家如何自家建構出自然舒壓的北歐風格。

重點提案:
摒棄繁複的硬體規劃,減少裝飾包覆行為
公共空間的比例至少佔居家空間一半以上
重視採光、照明設計,產生更為寬敞舒壓的空間感
靈活運用色彩,粉嫩色系有助放鬆心神,繽紛明亮的色系帶來活力
將錢投資在每天都會使用到的椅子及沙發,或是有助營造氣氛的燈具和餐具

北歐雜貨設計手帖:100 SCANDINAVIAN CRAFT& DESIGN BOOK
作者: 長田結香里
「北歐雜貨的魅力在於,就算是歷經半世紀以上的設計,也能輕易融入現代生活的柔軟性,無論經過多少歲月也不會褪色,這正是北歐設計的底蘊。」作者歷時十年往返,深入北歐的大城小鎮,逐一探訪知名工作室、跳蚤市場乃至隱世二手商店,發掘出百件彌足珍貴的絕版好物,折解北歐風格的奧妙。

100件歷久彌新的日常設計:
材質各異的鍋碗瓢盆籃
簡約設計的杯盤匙叉筷
配色大膽的墊巾、圍毯、衣裳
方便收納的日用生活雜貨
*誠品書店有售: www.eslite.com
PHOTO: Franky、Lovi、Aarikka.、Kauniste、Finlays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