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世界裡的人類是種奇怪生物,明明衣櫃裡有上百件衣服,也會像鬼掩眼似的狂喊:「我無衫著呀!」 款式過時、不再合身、略帶污漬都是「衣物沉櫃底」的主因,然而衣物不會因為封塵而忽然變得合時合身,新的一樣。The Changing Closet為了解決這些千古難題,收集各家「出土文物」,重新mix & match,或升級再造,作慈善義賣。

Loletta:「環保不是你說一句『停一停諗一諗』就能做到。出售高質的二手衫或升級再造衣服,就是一種alternative,讓人知道不買新衫是不會死的。」
賣衫為慈善
飾品設計師Susan認識一些打開衣櫥足以淹死人的fashion blogger,於是興起利用多餘衣服幫助別人的念頭。「The Changing Closet本意就是環保和慈善,向fashion blogger和設計師收集時尚單品,利用他們的時尚觸覺重新配搭出售。至於不希望立即捐贈衣服的原因是因我們捐贈高質素的衣服時,它們的價值其實尚未發揮殆盡,我們又難以得知衣服的去向。」過往活動的善款扣除成本後曾被捐到香港癌症基金會、長洲愛護動物小組、心晴行動慈善基金等,未來這年的活動主打升級再造,亦會捐款予綠色團體。

創意時尚
Susan坦言自己至今仍受時尚魔咒影響,亦因工作關係,需要常常買衫,但已學會當精明消費,不再購買fast fashion產品。The Changing Closet可能是時尚人邁向環保的起點,她指:「在英國唸書時,見過一條由西褲改造的裙子,發現升級再造時裝中的創意實在令人眼前一亮。那種『原來fashion也可以是這樣的』的感覺對我影響深遠,於是在項目裡也加入upcycling元素。」

Upcycled fashion三大類顧客
- 追求獨一無二的時尚達人
- 手持富紀念價值的單品,希望重新利用的人
- 環保人士
從consume到create
Loletta:「我喜歡衣服,但不一定要買,改造它們也是一種創作。」
Susan邀請本地升級再造時裝品牌WHO AM I創辦人Loletta為是次活動的衣服變身。Loletta以前是時裝記者,亦做過廣告行業,為減壓,也因為沒有閒暇細想自己想要甚麼,全盛時期可以每月花一半薪水到置裝上,可是買衫無法填補空虛。後來她進修時尚及紡織,燃起車衣的興趣,閒時為家人改衫,體會時尚創作的樂趣,現在以「我創造故我在(I create therefore I am)」的理念成立自家品牌,為眾人衣櫥裡的舊愛改頭換面,自己亦有一年沒買過新衣。
改造N步曲

Loletta接收舊衣後會先試身,看看衣服有何不妥:
1.不合身變形
褲頭太窄、夾位太迫,合併,或改製成另一種單品都是解決方法。
2.污糟貓再見
污漬通常會剪走再改。
3.老套怪變潮
有些阿媽留下來的前朝遺物,加點新元素(如:荷葉邊、蕾絲、off-shoulder),又是復古風的潮物了。
布花中找回憶
假如有紀念價值的衣服,不能再穿,也不妨改造成花花襟針,常伴你左右。

材料:五塊正方形的布、同款圓形布一塊、一塊圓形布(與花瓣布不同款)鈕扣。

- 把正方形布對摺兩次成三角形。
- 再對摺,左右兩邊再各自對摺一下,捏成花瓣狀,用針線穿起。
- 剪掉末端不整齊處,重覆上述步驟四次。
- 拉緊線頭,把五瓣整理成花朵模樣,縫緊收針。背後貼上與花瓣同款的圓形布。
- 用另一塊圓形布,在布邊用走針步(running stitch)縫成小索袋,包著鈕扣,索緊收針。
- 在花心位置用膠水貼上鈕扣,亦可在花背貼上安全別針。

Susan
The Changing Closet發起人
每期活動(不定期舉行)融合不同設計師及人氣blogger的衣物,重新mix and match,以超值價格變為你衣櫥的新寵 ,當中有不少衣物都是全新的。活動主題亦次次不同,例如美甲、髮型等。
fb:The Changing Closet
IG:thechangingcloset

Loletta
本地升級再造時裝品牌,歡迎拿舊衣前來訂製。
fb:WHO AM I
IG:whoami_fashion
The Changing Closet 4th Edition – Up! Up! Up! Pop-up Store
活動除了出售升級再造時裝,亦舉辦三個升級再造工作坊,讓你親手創作一件獨一無二的作品,包括木領結、紙藝品和上述襟針。
日期:7月9日及7月16日
時間:12:00 – 18:00
地址:太子柏樹街23號地下TC2 cafe & workshop
PHOTO/ NI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