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網絡瘋傳日本姆指姑娘版的食物教學,由煮食用具到一頓飯均超迷你。其實日人對「迷你」著迷豈止食物,早在江戶時代更已出現迷你植物──豆盆栽。打理容易又不佔位置,閒來放上指頭觀賞,趣味十足。
迷你治癒系
說豆盆栽野趣,因為它隨意得可愛,順手拈来都是一道指上風景。Bernadette和丈夫Thomas經營香港手作豆盆栽網上專門店「綠樹苗」,二人認為豆盆栽是較輕鬆、大眾化的觀賞植物:「除傳統松柏、杜鵑,即使是路邊的三葉草、怕醜草、年桔桔樹,甚至野花都可以變成豆盆栽。」


豆盆栽源自日本,意指外形細小如豆、10公分以下的迷你盆栽,Bernadette說由於無需大量空間及花費,便可創造綠色生活環境,特別適合地方狹小的城市:「傳統大型盆栽盆景,種植門檻高,嚴格講求品種、流派、觀賞角度,未必人人受落。豆盆栽菂菂式式趣味十足,加上易於打理,有助令園藝普及,所以在日本、台灣均受歡迎。」她笑說本地則有不少客源是OL,貪其可愛,放在公司枱頭隨時觀賞減壓。
細心呵護
雖說盆栽小小,但Bernadette提醒豆盆栽一樣要細心打理:「每日淋水及曬太陽絕對少不了,建議放在窗邊,至少每日曬一至兩小時日光,不過陽光不能太猛烈,否則會曬傷。」至於觀賞角度,隨心便行:「當然如松柏這些傳統及較貴價的品種,也會看樹冠長得是否寬闊茂盛,但一般野草野花,則以簡約為上。」她笑言只要改形修剪得宜,即使普遍如香港路上可見的黃槿心形葉片,都可營造出高雅感覺。

從幼苗移植
Bernadette和Thomas除在網上出售豆盆栽,也把握機會在手作市集推廣這種可愛植物,二人除了入貨訂購植物外,也會自行培植幼苗,或直接從自家花園取花草,經改型後製成豆盆栽。Thomas即席示範將杜鵑幼苗移植至迷你盆裡。

1.將幼苗連根拔起,清洗及清除泥土雜根;

2.以鋁線固定根莖,改造成心目中的理想形態;

3.移植入迷你盆裡,並在面頭鋪上泥土及海苔;

4.放在陰暗地方兩個月,定時淋水曬太陽,植物能如常生長表示移植成功;

5.約半年便可折掉鋁線,根莖定形後只須定期修剪葉子便可;
6.最後可在盆上放置海苔、小石頭作美化。

Bernadette和丈夫Thomas希望在香港推廣豆盆栽,讓種植和園藝都變得大眾化。
facebook:Green Sapling 綠樹苗
Text‧Naomi
Photo‧Frank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