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輩圖、大媽舞、亞視味,都是壞品味的代名詞。面對它們背後的奇怪美學,我們或掩住半邊嘴恥笑,或興起「我究竟看了些甚麼」的感嘆。然而我們是怎樣煉成現有的審美眼光?在恥笑「媽!好醜啊」以外,我們還可如何應對壞品味?

長輩圖、大媽舞、亞視味,都是壞品味的代名詞。面對它們背後的奇怪美學,我們或掩住半邊嘴恥笑,或興起「我究竟看了些甚麼」的感嘆。然而我們是怎樣煉成現有的審美眼光?在恥笑「媽!好醜啊」以外,我們還可如何應對壞品味?

你討厭的並非長輩圖

大時大節,Whatsapp的通知為你送來長輩圖,而長輩的審美往往令人哭笑不得,輕鬆「一圖惹毛設計師」。蓮花、佛像襯底,撞到七彩的七彩用色,「雞乸咁大隻字」的勵志或問候話語。被連環圖轟炸多了,年輕人亦展開反攻,舉辦長輩圖設計大賽,製作長輩圖生成器,極盡戲謔之能事。李康廷就突破盲點:「討厭長輩圖的視覺元素只是表象,深層原因是世代之爭。我們覺得長輩圖醜,是因為我們不再認同其背後的價值觀,認為那套過時、落伍,不適用於現世。」
「廢青」「廢老」在網絡上狹路相逢已火花四濺,從關愛座吵到政見等問題;回到現實,年輕人對長輩圖的美感攻擊亦只是深層次矛盾的展現。
TEXT‧CHELSEA
PHOTO‧FRANKY、WAI、網絡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