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地方都會有一些充滿特色的建築,而通常這些建築的特色都源於當地的某些傳統歷史文化。譬如日本的鳥居可以說是一種當地傳統信仰的象徵;歐洲哥德式建築的高聳削瘦以及彩繪玻璃也反映了那裡歷史的演變;甚至只看房子的著色,背後其實也涉及不同的習俗文化。在非洲大陸西部,撒哈拉沙漠南緣,有個名為布基納法索的內陸國家,裡面有一條神秘的古老村莊Tiébélé,其佔地僅有1.2公頃。這裡本是一處與世隔絕的區域,卻因為獨特的泥屋設計以及建築牆壁上充滿神奇符號的彩繪而被世人所知曉。

據說,Tiébélé居住著西非最古老的民族之一,Kassena人。他們自15世紀起就開始在這個地方生活,並且建立了一個獨特社區文化,男女有各自的分工、也有貴族與皇室的存在;而這些社區文化也反映在Tiébélé奇特的建築中。這裡的房屋被當地人稱為Sukhala,建造時完全採用當地的材料建造,譬如木材、泥土、稻草和牛糞。牆身的厚度約30厘米,且沒有窗戶,以此抵禦不同的氣候環境。至於看上去大小不一的房門,也並非隨意建造。反而透過房門便能看出裡面住居的人的身分尊卑,房門愈小代表其地位愈高,因為當地人認為這能為居住者提供更大的保護。




代代相傳的神秘壁畫圖騰
按照當地的傳統,這些房屋會由男性於旱季(11月至來年3月)建造,隨後由女性在雨季到來前髹上防水塗料。後來慢慢演變成塗上不同的圖案和符號來表達社會習俗、信仰。所以才有了如今充滿藝術感的彩繪牆身。不過泥牆的塗畫其實相當複雜,首先要在房屋建成後,用白泥或粉筆為外牆畫上壁畫。壁畫上的圖案與含義經由母親代代相傳,例如星星和月亮符號代表希望、蜥蜴和烏龜圖案象徵生命,並會會帶來好運(據說如果房屋完工兩天後還沒有蜥蜴進入,房屋就必須拆毀重建)、不同的幾何圖形標誌則表示不同的日常用品,如圓形就是當地常見的葫蘆碗。





房主會根據自身所需或與鄰里溝通而畫上不同的符號。畫完壁畫後,便需要用上一整天的時間準備防水塗料與顏料。而不同的顏色對當地人來說也有著特定的含義:用紅土製作的紅色象徵勇氣、高嶺土生產的白色代表誠實與純潔、而石墨的黑色則是黑夜與看不見的世界。最後在塗上不同的顏色後,根據牆上的符號,用手或不同的工具,如石頭、羽毛等進行修飾處理。


然而,這些裝飾需要每三年修葺一次,隨著材料價格的上漲,這已成了當地人的經濟負擔。儘管如此,Tiébélé社區依然風雨不改,至今仍努力維持著這個代代相傳的文化傳統。世人也因此有幸能看到,這座充滿藝術、與世隔絕的古老村莊。



Text:Vincent
Photo:Rita Willaert、Twitter @ ExoSapiens、BetoReitenba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