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ing soon

裝飾藝術的美艷

2017-07-28

裝飾藝術(art deco)流行於二十年代,不僅對建築有莫大影響,即使連繪畫藝術亦受牽連。裝飾藝術的繪畫崇尚唯美主義,相信在追求美感中已經達到藝術境界。當年最燿眼的畫家,必數出身波蘭的藍碧嘉(Tamara de Lempicka)。藍碧嘉成長於中產家庭,貌美又時尚,經常流連於上流社會。她的畫作用色少而燦爛,不少上流社會的人認為收藏她的畫作就是品味的象徵,風潮席捲歐洲。

賞析 “The Dream” by Tamara de Lempicka (1927)
一般藍碧嘉的經典人像畫中,通常描繪裸露的女性身體,豐腴、性感、坦蕩,擺着激情縱慾過後的慵懶姿勢。此畫作則有點不同,畫中女性雖然裸露著身體,但卻有所掩蓋,而且眼神中帶點挑逗。圓潤線條,用色少而強烈,呈顯出「咆哮的二○年代」的絢麗與奢華。

裝飾藝術的特色之一,就是強調美就是藝術本身,畫作不需要受道德審判,亦不需要帶出任何道理。所以藍碧嘉直接將她放任的「上流」生活,如實地畫進畫中。當時上流社會的人之所以喜歡她,大概是喜歡她的率真。

Young Lady with Gloves(1930)

最美艷的畫家
藍碧嘉在法國巴黎,美國荷里活成名,是當時藝壇最閃亮的巨星,生活極盡奢華,每賣出一幅畫便買一條頸鏈。她不僅畫作吸引,本身也是美女,而且縱情聲色,從不隱藏自己雙性戀的傾向,周旋於上流社會間,她的第一任丈夫就是忍受不了她熱愛自由的個性而最後離異收場。然而以她的美貌與才華卻不愁伴侶和擁躉,即使紅了數十年的美國歌手麥當娜,亦曾明言自己極受藍碧嘉的影響。

除了裸體和性事,她亦喜歡繪畫華衣美服,加上她極度自戀的特質,所有她筆下的女子,都有著一點點她的影子。藍碧嘉受歡迎,大概亦因為言論較為大膽,曾批評畢加索「體現了破壞的新穎性」,又認為印象派太多的用色,使得畫面很髒。藍碧嘉的畫作確實簡潔乾淨得一塵不染,優雅悅目。

#461 Artpiece
TEXT/JILLSANDY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