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ing soon

表演者的禮儀:Crystal Ball Chris

2018-09-28

觀眾屏息靜氣,看著他將水晶球頂在頭上,雙手凌空舞動著另外四個,折射出奇妙的光芒。他不是占卜師,而是水晶球表演者:Crystal Ball Chris。

不為占卜的水晶球

當初之所以會認識到Chris,全因我們早前在五支旗杆下辦了一場 Pop-up live busking,Chris當晚也打算到場表演,到步後隨即詢問我們的節目安排,預計在我們結束後就回來接捧。那時是七月初,尖沙咀尚未有這麼多空間使用上的爭議。

他形容,尖沙咀的表演者之間都有種不成文的默契,例如輪流使用場地,彼此之間保持一定距離,大前提是不要阻礙到行人往返,而這一切,都是透過表演者之間的溝通來磨合。「如果太嘈,觀眾根本享受不到場騷。倒不如每人輪20分鐘,維持表演的質素。」

街頭不止歌舞

訪問中,Chris多次強調他不想加深不同表演者之間的對立。在香港,他場地的首選是尖沙咀,因為這兒的生態最切合他,就算擅長的是相對「細聲」一點的雜耍表演,也能夠與其他表演者柔軟協調,你一段,我一段。歌舞與雜技共存並生,背後的關鍵,是有否從觀眾角度出發,尊重表演本身,亦尊重來自五湖四海,卻又萍水相逢、互相切磋的表演者們。

肯踏出來 處處是舞台

將沉甸甸的水晶球舞動如氣球般輕盈,配上各種音樂來說故事,呈現出夢幻的形體視覺效果。去過尖沙咀,應該都會對這頂罕見的技藝印象深刻。不過尖沙咀並非Chris唯一的舞台,隨著旺角「殺街」,尖沙咀亦因而有所改變,令他重新想起數年前在澳洲賣藝的體悟。

「少說也出來表演了十幾年,至今我仍然惦記著在澳洲的表演生涯。大家常說外國的表演文化如何好,其實香港和外國最大的分別是歷史,外國有很源遠流長的街表演文化,而香港則尚在摸索當中。」

就著近期事件,很多人建議政府參考外國及台灣做法,設立執照以便管理和監督。Chris 就認為外國不但在設立牌照一事上優勝於香港,更有一個專責街頭表演的獨立部門,反觀香港在處理上相對含糊不清,令表演者無所適從。

臨近尾聲,Chris笑言最常被問到的是收入多寡,他總結為「食你唔飽,餓你唔死」。日曬雨淋,最吸引他走出來的,還是老套的一句:與觀眾的近距離接觸和互動。「在尖沙咀碼頭,人人趕車趕船,這時當你遇著一個能讓你放慢腳步,停下來,被牽引進去的表演,是那麼的得來不易。」

外國街頭表演要面試

帶著一個搖搖,80後花式搖搖表演者張志榮(Yoyowing)遊歷世界各地 Busking,曾經分享過他在澳洲申請街頭表演牌照的經驗。「大多數地方只需填寫一份簡單表格就可。但也有些地方,如Brisbane及Melbourne,就需要通過Audition (試演) 才可獲發執照。」他表示,與大部份人想像的不同,Audition主要看的是安全性,而非表演質素達不達標。

在外國城市賣藝,必先到當地的City Council申請執照。(圖為市場負責人的辦公室,來源:Yoyowing)
#628 Go Local
Text: 一樹
PHOTO: Nick、Candy、受訪者提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