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ing soon

衝突美學新材質「軟水泥」

2020-02-23

粗糙的觸感、厚重的外型,都是普遍人對水泥的既定印象。有台灣設計師忽發奇想,用特別的材料及調配方式,獨家研發出柔軟富彈性的「軟水泥」材質,保留了水泥的原始紋路及風貌,並製成有趣又實用的生活用品,將工業建築材料融入生活,顛覆大眾對水泥的固有印象,誕生一場實驗與想像的碰撞。

你或許很少接觸「軟水泥」這種材質,但當你看過、摸過、體驗過的話,定能感受到「軟水泥」帶來的驚喜感。台灣的設計團隊「叁個設計tripleliving」,喜歡水泥的原始粗糙和堅硬,但將水泥造成生活用品相對受限,因此忽發奇想,產生了改變材質特性的想法。他們創立了「軟水泥生活實驗室」,2013年開始研究,歷經了一年多的研發時間,終於創造出一種複合式新材質,就是「軟水泥」。

「軟水泥」杯墊製作概念圖,杯墊有防滑及隔熱功用。

要將堅硬的材質轉換成柔軟觸感,而看起來還是水泥模樣才是最重要,設計團隊在試驗過程中不斷尋找可行的物料,最後得出水泥混合矽膠和沙這個配方。但由於做法創新,找廠家也不容易,他們四處尋覓,才找到願意嘗試的工場,推出首個「軟水泥」量產文具系列。

「小城市系列」文具包括騎樓筆筒、鉛筆刨、筆套等,整套放在桌上就像建設了一幅城市風景,延續水泥建築意義。騎樓筆筒造成波浪紋,是仿照鐵皮屋的外牆;鉛筆刨是小屋子上的煙囪;而筆套上就帶有像清水模的小洞,更像水泥。

功能上,騎樓的設計將筆筒分成上下兩個空間,騎樓底有磁鐵功能,可吸附金屬物品如萬字夾等,下層則方便收納擦膠等小文具。將石屎建築物特色搭配「軟水泥」材質,凸出了實用性與創意的平衡。

「軟水泥」的其中一個製作重點,是物料的份量和比例需要拿捏得宜,不然會影響軟硬度,配方稍一出錯甚至無法成型。每個產品都有其最適合軟硬度,例如製造筆筒要硬一點,散紙包要軟一點。

「軟水泥」比純水泥更輕,不容易刮花,而且耐熱、耐油及防水,除非用尖物割它,基本上是不會損耗。它更有透光特質,設計團隊在創作小山外型的山石軟泥燈時,特別加入沙石顆粒,營造粗糙質地,驚喜位是開燈時,光線從裂痕中透出,感覺特別療癒溫暖。

最新開發的家具,是手工製作的木椅子,坐墊包裹著「軟水泥」,看起來堅硬冰冷,但其實很柔軟,而且很安全。

早前與高雄市的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合作,製造了國家級別的建築造型收納盒。以「軟水泥」材質呈現出屋頂曲面的造型特色,搭配胡桃木、山毛櫸與黃銅,成為桌上的風景。

TEXT︰EUNICE
PHOTO︰軟水泥生活實驗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