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ing soon

街邊反斗兒童樂園

2017-11-15
Stephen:「與針灸一樣,即使是小的設計,但只要放對位置,自能打通任督二脈。」

參考針灸原理

欄杆可化身成椅子,Stephen一組共三人設計師則把貨斗一樣改裝成「反斗公園」。甫見面,Stephen邀請我坐進公園裡的迷你波波池訪問,筆者可謂第一次如此輕鬆做採訪。他首先問道,「你曾否留意過香港的貨斗?」筆者回想,好像隨處可見,但大多貨斗都盛載著建築廢料。Stephen笑說,「正是!它們經常出現於街道,我們翻查資料才得知原來有3500個!」數目龐大又不惹人注目,令他靈機一觸,不如試把它們加以改裝。

設計意念原來還與針灸有關。有次他翻查地圖,意外發現香港人均均休憩用地很少,尤其油尖旺、紅磡等地,盡是灰色高樓大廈,公園則非常匱乏。既然貨斗流動性和靈活性如此高,他就忽發奇想,可否於主幹的車路加入綠色元素?「與針灸一樣,即使貨斗不是一個大裝置,但只要放對位置,都能打通任督二脈,為城市添上活力。」

反斗公園由貨斗改裝而成。

貨斗=/貨車斗?

貨斗又稱環保斗,以鐵製為主,有別貨車斗是呈低地台,共有長方形的開頂櫃。通常被發現放置在路旁,靠近建築工地或正進行修葺工程的樓宇,供存放建築工程和工程產生的廢料。然而,由於政府缺乏規管制度,路旁環保斗經常佔用公共道路,對交通造成阻礙,法律上存在灰色地帶。

貨斗變遊樂場

貨斗內裡面積細小,無疑是一個限制。後來他想到既然空間細小,不如就做一個針對小朋友玩的遊樂場,「現在遊樂場雖然愈來愈多,但好玩的設施則消失了,例如波波池、氹氹轉等。」為了重塑童年的樂園模樣,Stephen把貨斗一大部份面積用作波波池,一小部份用作放置植物,寓學習於娛樂。不少家長也許擔心,車路廢氣多,對小朋友也無益吧。Stephen則於貨斗內籠加入放置了水藻軟墊牆,可吸收周遭廢氣排出氧氣之餘,同時達到避震作用,讓小朋友安心玩樂。

水藻排氧比樹多?

大眾常以為氧氣多由樹木產生,但其實水藻所產生的氧氣佔氧氣供應的70%。這些微小原始生物的水藻可以吸引二氧化碳排出氧氣,所產生的氧氣量比相同體積的綠葉植物高出100-150倍。

貨斗解構

波波池佔了貨斗最大部份。
另一部份則是迷你氹氹轉。
角落則放置了植物,Stephen原先打算放置「怕醜草」,唯品種難找最後打消念頭。
內籠放置了不少水藻牆,內裡的水藻會吸取二氧化碳,產生大量氧氣泡,從而改善附近的空氣質素。
圖為花曬放大圖。
反斗樂園吸引不少家長帶小朋友到場玩樂。

小設計 大改變

放置於西營盤一空地作展覽,出乎意料吸引家長,不少小朋友每天來這裡玩,甚至有家長把這裡當成託兒所般,令Stephen始料不及,「未完成已經有好多小朋友爭相進來玩,想不到西環區反應都如此雀躍,可見大眾正正需要這種空間。」他亦提到,舊區不少幼稚園建於唐樓,好像春田花花幼稚園般,玩樂空間細小,於是展覽完結後他把貨斗駛至深水埗,讓不同階層的小朋友,都得到玩樂的空間。

「一支針很小型,但只要拮中位,就令整個身體舒服。物理上的細小,但它的影響可以很大!」他摸著貨斗說道。設計雖然夠新鮮,但循正途申請於街道擺放仍有一定難度,未來他打算可向政府介紹計劃,並期望各部門放瞻作出多點嘗試,善用不少好設計的概念,令大眾的生活更上一層樓。

高峰時期,貨斗可容納約8-10個小朋友,空間亦可容納數位成年人。
Stephen甚至走到波波池與小朋友一起玩樂。
展覽完結後,Stephen專程把貨斗駛至舊區少車輛的地帶,把設計融入社區。

全港最少人均休憩空間地區 

Stephen翻查數據,發現香港問題人均休憩空間只有約2.8平方米, 遠比首爾6平方米或新加玻的8平方米等都要少。而旺角是全港最少人均休憩用地,只有0.1平方米。
其次是:
堅尼地城0.2平方米
灣仔 0.2平方米
銅鑼灣 0.4平方米
上環0.5平方米
油麻地0.8平方米
紅磡0.8平方米

以上兩個大瞻的設計,既挑戰「小」的框框設計,又能做到融入社區效果,顛覆大眾對道路的刻板印象。如果說設計本意是改善人類的生活,即使這兩支「小型針」不是驚天動地的大型設計,又何嘗不是做到針灸的作用,治療我們的城市,為沉悶的都市多添一份精彩。

#582
Text: Ellie
Photo: Michael、受訪者提供,部份為網上圖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