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ing soon

藤原大個展
用「手」探索世界

日本的設計美學一直影響著亞洲以至全世界的設計藝術潮流,其中設計大師藤原大(Dai FUJIWARA)更加可說是當中的表表者。設計以大膽破格見稱的他,曾出任MUJI to GO及Issey Miyake的創作總監,作品涉獵紡織品、產品設計以至其他領域。最近他於HKDI Gallery舉行了首個香港個展——《手尋未來・藤原大設計展》,展品由其學生時代的作品以至首度公開的最新創作都有。展覽貫穿過去、現在與未來,把這位設計大師的創作旅程完整地呈現出來。

親自策展 預示未來

今次展覽不單是藤原大首度登陸香港的個人展覽,而且更由他親自策展,以「手」的意念為出發點,展出他歷年來以人類之手為題材的創作,帶領觀眾深入探索他如何由手工製作,再慢慢擴展至參與設計工程等大型項目的歷程,還有其後鑽研的「未來之手」科技。

藤原大表示:「《手尋未來》是我對未來的預示,即網絡與物理的融合。我感覺到兩者將會融入我們的日常生活,並創造出新的生活方式。希望能藉此展覽探索得到下一、兩個世紀將會出現甚麼?又能保持著甚麼?」

巨型織物下觀看作品

今次展覽分為3大展區,合共展出34 項不同類型的作品。踏進第一展區,即時會被一個巨型織物裝置吸引著,這個裝置是特別為今次展覽製作,在白色的裝置下,展示著藤原大24件於早期及近期設計、不同範疇的展品,從展品中可仔細了解到他最具標誌性的作品,包括於2010/2011 秋冬巴黎時裝周設計的時裝系列《龐加萊探險記》,系列中,他將數學理論中的拓撲學概念應用到服裝製作上,並根據8種宇宙模型當中的紐結理論炊設計服裝。

窺探大師設計思維

第二展區展出的展品和項目,則以藤原大獨特的設計思維和創作之道為重心。他從個人研究與調查中獲得靈感,發明了「色彩狩獵」(Colour-hunting)的設計理念,在觀察眼前事物的顏色後,以水彩調出貼近實物的色彩並將之呈現於紙條上。展覽中展示了藤原大多個運用「色彩狩獵」而創作的設計項目,包括他分別與眼鏡及化妝品品牌合作的《膚色眼鏡》和《嬰兒肌膚耳機》,作品是透過捕捉人與嬰兒的膚色來製作眼鏡和耳機。

藤原大發明了「色彩狩獵」,在觀察眼前事物的顏色後,以水彩調出貼近實物的色彩並呈現於紙條上。
《膚色眼鏡》,透過捕捉人的膚色來製作眼鏡。

以科技展現創造力

在最後一個展區,可一睹藤原大的最新創作,這些作品同時立體地呈現出他那超前衛的設計思維與創造力。作品延續了他正在進行的科技實驗,透過操作不同的機械人來取代人手,展示出使用機械製作服裝的各種可能性。他在《垃圾變毛線——草原毛衣,城市毛衣》系列中,便利用手持式吸塵器取代自己的「手」,為廢物帶來第二生命。為了完成創作,他更親身前往蒙古採集動物掉下來的毛髮,又於紐約和東京街頭收集垃圾碎屑,再以人手紡製成毛線並製成8件毛衣。以無人機作為手的延伸,亦成為了展覽創作的同名作品──《Cyber Physical Hands》的重點部分,他控制著裝有繪圖溶劑的無人機,使用預設程式讓無人機飛到指定位置,再將顏料滴到布料上以造出不同的圖案。這些配合新科技而設計的創意服裝,都展現了藤原大對未來的設計意念,以及了無邊際的設計新思維。

毛衣用的線,是以動物掉下來的毛髮及垃圾碎屑製成。

TEXT:JOYCE

PHOTO:HKDI GALLERY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