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包成功的事,種花不一定結果,種得開心,無所謂啦。」84歲何伯第一次種植農作物,以往只種過小盆栽。義工送他白茄子苗,挑選易種易結果的,怕老人失望。別小覷老友記的處世歷練,他視結果如浮雲,倒老實一句:「多望一點綠,心會舒坦些。

5月中由小茄苗種子今日一大棵農作物,何伯特地留著小盆作對比:「誰知道會種這麼大,再長下去家中便無位放了。」他笑容滿足道。
望窗外有綠
獨居的何伯喜歡大自然,常常從啟業村的家中坐車去九龍公園,望望花草樹木,悠閒散步:「以前窗外望到山,叫做有點綠色看看,現在全部高樓,對著便侷促。」香港到處規劃重建,新市鎮有海濱有公園,但原來人口老化的舊屋村,確欠寬敞環境讓老人散步,所以機構「長青樂同行」辦「在家Joy種」活動,將綠色帶入長者家。
「一直想種植,但我不懂,怕種死。現在有義工教,才知道種農作物好容易。」何伯想過種田,不過農地多在新界,天時熱,舟車勞動太辛苦。現在這盆白茄子,是他新寵:「每朝都望望,由手掌細細盆種到這麼大。」問他期待結果嗎?何伯笑笑:「當然期待,但不結也無所謂,這樣種著便好玩。這盆早前開過花啦,未結果就謝了,再等一等吧。」


種植新手
何伯說自己是種植新手,許多事想請教但又怕麻煩別人:「之前不夠泥,自己去買,買錯種花的泥,肥葉不肥果;問義工才知道種農作物有不一樣的泥。還有為何花謝了幾次還長茄子?」
註冊社工兼計劃統籌趙文敏說,大眾總有錯覺長者懂種植,其實不然:「城市多了農莊、天台農場,但為老友記而設的卻不多。」所以計劃除了送上農作物苗,還包括導師教授如何種植打理農作物,義工定期探訪,跟進農作物情況,同時關懷長者。至於何伯的白茄子,趙姑娘笑說:「應該是陽光、水和愛心都超級充足,可惜葉子搶去了養分才結不出果,是時候叫導師教老友記們修剪了。」

和盆栽說話
早前網上流傳一張日本老人與烏龜做朋友,帶牠散步和牠說話的照片。趙姑娘說,老友記也會跟植物說話:「他們需要關心,需要聊天對象,義工不能時時到訪,鼓勵老友記跟植物說說話,一來抒發,二來相信植物也會感受到種植者的關懷,生長得更茁壯。」她更指,種植會結果的作物,讓長者再次感受生命的喜悅,同時有助擴闊社交圈:「上一期我們種植小茄子,老友記將收成分享給親友鄰居,甚至引起朋友的種植興趣,互相分享,形成種植群組。」一旁的何伯笑住說:「我的麻雀友也對這盆茄子感興趣,每次來都先入廚房看看它長成怎樣呢!」
在家Joy種成員 – 何伯
何伯,自稱細藝多的獨居長者,愛參與社區中心活動,閒來打麻雀到公園散步,最近愛上種植,自5月中取得白茄子苗後,小心照料這棵新寵。
facebook:Joytomatos
推介facebook:
‧長青樂同行 Joyous Senior Living
(關懷及服務長者,協助長者面對及處理老年期的需要。)
Text‧Naomi
Photo‧Micha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