緩緩轉動發條,帶動音筒徐徐旋轉,鋼片在點點繁星間輕輕跳躍,奏起叮叮噹噹的清脆音韻,短短十數秒時光,已在心裡編織了絲絲浪漫,這就是手搖式音樂盒的魅力所在。若果將傳統融合科技,會迸發出怎麼樣的火花?最近台灣推出全球首款智慧型音樂盒,保留了手搖式音樂盒的復古感外形,但改造了傳統機芯結構,並以手機應用程式操作播放音樂,是一篇經典工藝與數碼科技合奏的新樂章。

保留清脆音色
這款智慧型音樂盒名為Muro Box,外形以經典手搖式音樂盒為藍本,但摒棄了以手動發條帶動金屬圓筒一邊旋轉一邊奏樂,而是利用電力驅動全新專利設計的機芯,機芯由逾200個環狀金屬零件組成活動式凸點,透過敲擊音梳,便能奏出20個音階。新舊工藝融合下,不變的是其音色依然保持經典音樂盒的清脆悅耳,使人仍感受到一份手心上的溫暖。

原理似播放器
除了改變機芯結構,功能上也有不少新元素。Muro Box的原理就似播放器,利用手機應用程式,連結到雲端曲庫選歌,便能透過Wifi傳送到音樂盒,無間斷播放音樂,突破了傳統音樂盒只能重複播放固定曲目的限制。另一嶄新功能是定時播放,可以預先設定起床歌單,早上就會自動放送旋律,以清脆悠揚的音樂,為清晨譜出溫柔氣氛。

誰造音樂機芯?
不說不知,台灣曾是全球最大的音樂盒產地,年銷3,000萬個音樂盒機芯,連日本小樽博物館所賣的機芯也是來自台灣。後來產業外移逐漸沒落,但近年的文創風再掀起音樂盒熱潮。Muro Box由台灣一間科創公司研發,當中的音樂機芯,就找來擁有40年製造經驗的工藝師給予技術指導,經過3年時間不斷改良敲定最終設計。音樂盒現在已經達成眾籌目標,預計於12月發售。

世界首個音樂盒
世界上第一個音樂盒,由瑞士鐘錶匠Antoine Favre-Salomon於1796年發明,為純金印章造型設計,僅高10厘米,發聲的機芯藏在底部,轉動頂部的發條時就會奏出樂曲。此音樂盒現收藏於日本京都嵐山八音盒博物館。
PHOTO:網絡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