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起音樂劇,你第一時間會想起的是《歌聲魅影》(The Phantom of the Opera)?還是《孤星淚》(Les Misérables)?而香港原創的音樂劇你又認識多少齣?由音樂劇作曲家高世章策劃的香港原創音樂劇音樂會──《我們的音樂劇》,在去年首演後大獲好評,即將再度上演的《我們的音樂劇Reimagined》,繼續與香港小交響樂團連同指揮葉詠詩合作,由8位劇場猛將及新星演繹多齣香港原創音樂劇的經典選段,這次邀請到首演時已有參演的羅敏莊(Mimi)與新加入的葉巧琳(Mischa),一起分享這次演出以及對本地原創音樂劇的看法。
香港也有高質音樂劇
如果你是香港音樂劇的愛好者,對高世章(Leon)的名字一定不會感到陌生,《四川好人》、《頂頭鎚》、《一屋寶貝》,每一齣由他作曲的原創音樂劇都教人印象難忘。雖然不及外國音樂劇般家喻戶曉,但香港的原創音樂劇已有50年歷史,可算是亞洲音樂劇創作的先驅。Mimi 表示:「第一齣香港原創的音樂劇早在50年前已誕生,是由潘迪華姐姐投資製作的《白孃孃》,傳聞製作費高達100萬,而為該劇創作音樂的正是顧家煇先生,可想而知在當時是一個大規模製作。」無奈由50年前直到今天,在香港支持音樂劇的人還是寥寥可數,多年來很多高質素的原創音樂劇都被忽略。Mimi 說:「其實香港音樂劇的質素很高,行內有很多精英,單是音樂,很多劇中的歌曲,對我們一眾舞台劇演員來說都是傳誦多年的經典,一聽到那些歌都會肅然起敬!就好比《歌聲魅影》的歌曲,一響起前奏大家都會認識一樣。」
因此,Leon 約在2年前萌生了一個想法,希望每年都可製作一個演出,把歷年來香港原創音樂劇中一些作品重新演繹,讓大家重溫的同時,也希望讓更多人認識這些由本地精英創作、屬於香港的音樂劇作品。經過去年首演一票難求後,今次重演除了以首演為藍本外,一向要求甚高的Leon也不斷修改,在劇中加入更適合的歌曲,而這次演出就涵蓋了多達23齣香港音樂劇的作品。

首次正式參演音樂劇的 Mischa 備受壓力。
不只是音樂會
雖然今次演出以「香港原創音樂劇音樂會」為名,但曾參與首演的 Mimi 卻忠告新加入的 Mischa,不要以為只是普通「音樂會」這麼簡單!她笑言:「當初我也是這樣被騙了!以為只是音樂會,只需要唱歌,但原來並不是要求站著唱歌這麼簡單!當中還加插了劇情、舞蹈、形體動作,還有大量台位,單是記台位我們已經快瘋了!我不是想嚇壞 Mischa,只是想給她一點心理準備!」
演員們的「成就解鎖」
對於首次正式參演音樂劇的 Mischa 來說,這次的確是一大挑戰,也令她備受壓力,「一方面真的很開心,因為音樂劇是我一直很想嘗試的表演,但坦白說,這次大部分音樂劇我都沒有看過,當中的歌曲也不認識,還要嘗試唱南音、中國風的歌曲,全都是我從未接觸過的,所以對我來說,所有事情都要重新學習,慶幸自己有音樂底子,要看樂譜、學唱新歌都較易上手。而令我感到更大壓力的是同劇的對手全都是經驗豐富的音樂劇演員,最擔心會拖累大家。」然而,這次演出無論對劇場新人 Mischa 或是經驗豐富的 Mimi來說,都是一個很好的磨練,因為一個音樂劇的演出,能有香港小交響樂團連同指揮葉詠詩坐鎮,加上可在音樂大師高世章的指導下,演繹多齣音樂劇的經典作品,絕對是千載難逢的機會,說是「成就解鎖」一點也不誇張。

Mimi希望藉令更多人認識香港原創音樂劇。
盼政府推動與支持
除了可在自己的履歷表上寫下漂亮的經驗,Mimi 更希望藉著這次演出,可以把香港原創音樂劇延續下去。她認為,要令更多人認識香港音樂劇,最重要的是有政府機構的推動,好像鄰近的新加坡及韓國,政府對文化表演均大力支持,在機場會擺放很多表演的宣傳品,讓旅客一到埗就有機會接觸到當地的本土文化演出,吸引旅客入場觀看,「香港過往已有這麼多具質素、受觀眾歡迎的音樂劇,如果可以效法其他國家,向外地旅客多作宣傳,讓音樂劇、話劇成為一個旅遊項目,就像我們會專程去英國、美國看音樂劇,其實香港原創音樂劇的水準之高,也同樣值得大家欣賞與支持。」
《我和春天有個約會》不是音樂劇?
作為香港人最熟識的本地原創音樂劇《我和春天有個約會》,其實並非一齣音樂劇?根據高世章的說法,原來音樂劇中所有歌曲必須是能幫助劇情推進,才可稱得上是音樂劇。而《我》的背景發生在夜總會,劇中的歌曲只是演員們在夜總會裡唱的歌,並不是用作表達對白,或能幫助角色的情緒、劇情上的推進,所以它並不能列為音樂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