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ing soon

粵配不了?
粵語配音不為人知的難題

2022-04-21

配音員系列已將近尾聲,透過與「香港配音從業員工會」主席姜嘉蕾(阿Lui)和副主席周倚天(阿天)的訪問,大家對配音員的入行經歷、起薪點、辛酸事都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正如前文所述,新入職配音員的待遇與想像中可能有段距離,自由身配音員的收入也就更不穩定。究竟粵語配音這個行業還有哪些不為人知的事?配音員又正在面對哪些問題?

留意灰色地帶免被利用

想投身配音行業,接受專門訓練是不可避免的過程,阿Lui指坊間有不少錄音室都會開辦配音訓練班,由現職配音員擔任導師,她提醒大家要注意兩點。首先,要留意有沒有不合理收費,例如申請者須先付錄音費才提供工作機會;其次,如果對方表示課程完結後,保證一定可以入行,就要特別小心,阿天指因為根本沒可能百分百保證。「導師通常會引薦具潛質的學生去其他錄音室觀摩,又或者試做「雜聲」(例如市集人群喧鬧的聲音),如果得到領班賞識,或會慢慢獲得工作機會。完成坊間的配音課程後,目前並沒有一張具認受性的證書,如有任何懷疑,阿Lui建議向工會查詢。

阿天補充道:「大部分配音公司未必願意承擔新人所帶來的成本風險,不過部分新人也有機會試做一下『雜聲』。」無論從事哪個行業,新人亦應該打聽清楚「行情」,假設其他人的平均薪金是50元,但對方只給你20元,那當然有問題。另外,接工作時亦必須了解工作性質,例如廣告或劇集的酬勞就有明顯分別。阿Lui提醒:「即使資歷尚淺,也不要因為害怕錯失機會,接受待遇不合理的工作。這樣除了影響個人收入之外,也會令其他配音員失去應有的薪金待遇及工作機會。」

固步自封只會被取代

二人在配音界打滾超過10年,也留意到一些現象,當中最常見是演繹某些角色時,對於聲線的運用已有既定概念,阿天解釋:「身型肥胖的角色不一定要用『技安』的聲線去演繹,帥哥亦不一定要把聲線放到最『輕』。」有配音員甚至會用日本聲優的方式去演繹,但日本和香港的配音根本是兩回事。「以卡通為例,用中文演繹所帶出來的感覺和發音,跟畫面可能不吻合;而且日本聲優普遍不用身兼數個角色,但香港兼配兩、三個角色是基本,所以很難用一個聲線演到底。」阿Lui補充:「演繹方式不能一成不變,否則只會不進則退甚至被取代。」

既不能固步自封,配音員也切忌搬字過紙。阿Lui指出:「跟稿唸對白,為了把一句對白的『開口位』和『收口位』勉強湊合起來,而刻意把節奏拖慢,倒不如自行加減字眼令人聽起來更自然和舒服。配音員要懂得執生,適時修改對白,亦要留意角色的情緒和語氣強弱的變化。」

粵語配音也有價值

很多人都喜歡將香港與日本的配音作比較,甚至認定粵語配音不可取,阿天對此回應:「Why not both?」,他續說:「這些卡通並非香港原創,硬要比較的話,粵語配音永遠是輸蝕的一方。其實兩地的配音各有優勢,以已故配音員林保全先生所聲演的『叮噹』為例,不少人甚至認為比日本原聲演繹得更神似呢!」

配音員需要努力求變,觀眾亦應該與時並進。由於某些角色的配音實在太深入民心,不少觀眾仍然會「認聲」,拿來跟以往的聲線或日本原聲作比較。另外,新一代配音員的演繹方式也會跟老一輩不同,其實兩者正好互補不足,令這個行業百花齊放。

聲線固然受到關注,坊間對粵語配音所用的翻譯也不時會有意見。阿天解釋:「翻譯員需要按照廠商的要求進行翻譯,這亦非配音員所能控制的事。」

香港配音從業員工會以往多數集中於解決勞資糾紛的問題,現屆正、副主席阿Lui和阿天則認為,保障配音從業員基本權益之餘,工會亦有責任增加行業的透明度,消除外界的誤解,增加本地粵語配音行業的持續發展的可能性。

TEXT:伍嘉文
PHOTO:伍嘉文、受訪者提供、《東張西望》、《好聲好戲》、《職場制勝》TVB電視截圖、網上圖片
場地提供:SG Production Studio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