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ing soon

端午節百家糭

2021-06-07

端午節被視為紀念屈原的節日,但有不少學者考證屈原投江前,端午習俗早已存在。沒人能穿梭過去了解端午真正起源,但端午節歷史遙遠悠長,更成了東亞地區重要節日。五月糉亦由掉進鹹水海的祭品演變成百姓年度美食,除傳統風味,每年更銳意創新變法, 將傳統美食變潮食。

百家糭


中國大江南北,各有風俗,節日傳統食品亦有異。就如春節,南方人吃年糕,北方人吃餃子。唯獨端午, 每州每省,每家每戶同吃糭子。同時,糭子有著無限可能,不同地方的糭子有不同形狀,不同餡料,皆因 以葉裹米便能稱之為糭,箇中變化,體現出民間藝術與風俗,它既是華人的共同語言,又是「百變星君」。

雲南 四方糭


四方糭其實源自越南,但雲南一 帶亦有流傳。糭子飽滿,卻只有糯米、豬肉和綠豆作餡,以芭蕉葉或荷葉包裹,除直接品嚐,亦可切片香烤、油煎或蘸點醬料。


貴州 草木灰糭


這糭子從包法、食材,以至顏色都與別不同:光以一條水草紮緊底部,將類似香茅草的植物燒成灰後拌入糯米,形成神秘的灰銀色,清香獨特,更有助消化。

廣東 裹蒸糭


眾多糭子中,裹蒸糉體積最大。 一大片荷葉包裹著五香肥肉、鹹蛋黃、冬菇、栗子等,包羅萬 有,要吃甚麼便放甚麼,一煮便大半天。倒是傳統裹蒸糉本是農曆新年食品,清代詩人王士禎曾描述「除夕濃煙籠紫陌,家家塵甑裹蒸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