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ing soon

禪繞要你「睇開啲」

2017-01-26

靜觀是良藥,靜坐冥想都教人專注於一呼一吸,回到當下。只是如此虛無的要求,往往令停不下來的城市人更焦躁不安,禪繞就是替代品。執筆畫著重覆的圖案,一筆一劃漸與一呼一吸同步,進入定靜的狀態,撫慰躁動的心靈。

從看不見至看見

「每個人都有一些看不見的潛能,禪繞可以是表現潛能的方式。從『看不見』到『看見』只在乎你願不願起提起筆,踏出一步,所以展覽英文名用上“veil”:不是牆或門那麼實在的東西,而是靈活鬆動的簾幕。中文名字的引號中填甚麼字,也是觀者的決定。」禪繞教師 Henri 說。香港首個禪繞藝術展覽the veil of visible invisible《一念之「」;》展出超過300件來自不同人手筆的禪繞作品,他們全都沒有藝術背景,有些受過情緒病(如:抑鬱症、驚恐症等)的困擾,全都從禪繞中找到過安慰。

畫禪繞也有助了解自己,據Henri觀察,受情緒困擾的人常不自覺把圖案畫得較密集。

著重當下 心理輔導

悔恨的人活在過去,擔憂的人活在未來,唯有活在當下才能使人安寧舒坦。只是知易行難,腦袋被紛擾雜事纏繞,要進入放鬆而專注的狀態,談何容易?心理輔導中也有靜觀治療一說,不加批評地覺察身心靈狀態能有效紓緩情緒。全神貫注於畫禪繞,讓你短暫抽離煩惱事,回到日常,自能以全新眼光,為本來的死胡同找到新出路。

禪繞專用的紙磚邊角參差不齊,比喻人生的不完美;棉紙質感厚實粗糙,下筆時阻力更大,使人專注於當下觸感。

逐筆來 逐步來

看似複雜的禪繞圖案,都可拆解成簡單筆劃(iCSO)。逐筆密集地重覆交疊,毋須過多思考。禪繞的基本圖案都不求擬真寫實,沒有藝術根底的人更不必擔心自己畫得「像不像」。只要專心一意,畫作絕不會差到那裡去,為你帶來莫大的滿足感。

禪繞簡單易上手,畫黑白圖案就不必煩惱配搭顏色,但彩色的禪繞也別有味道。

衝破限制 永遠有得揀

先用鉛筆畫上邊框和暗線分成四個區域,畫至中途你也可以改變主意,突破邊框與界線,反正針筆比鉛筆鮮明,會蓋過後者。繪畫時以順手為佳,右撇子大多會覺得上至下,左至右較順手。畫放射狀圖案時,可以旋轉紙磚來遷就自己,筆順自然心靜。正方形的紙磚也意味著你的圖案沒分上下左右,隨時可改變欣賞角度。

沒有批判 安然接受

「日常生活中,我們總不自覺與別人比較,覺得自己『應該』達成甚麼。來自自己、他人的批判都是困擾來源。」相比起成果,禪繞更注重過程,途中毋須太多思考,也不必擦膠修正。即使出界、錯配,重覆畫下去總有補救方法,就像人生中許多事發生了就沒法回頭,但走下去,意外也能蛻變成美麗的風景。

同一基本圖案在不同人的筆下都有不同的綻放方式,沒有對錯,只有選擇。

「睇開啲」是觀賞禪繞的方法,最佳距離是起碼一臂之遙。這樣自然不會執著於那裡出界,那條直線畫彎了……縱觀全局,途中一些小意外還是不礙禪繞畫的美麗。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