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ing soon

破解生活謬誤:(科技篇) 4K不是最高畫質﹗

用高階耳機聽MP3,隨時起晒格﹗

正所謂「著起龍袍都唔似太子」,現在隨街可見大眾戴上索價逾千元的高級耳機,但以此聆聽手機的MP3格式音樂,真正是將龍袍穿在「孱仔」身上。

解說

MP3是九十年代衍生的產物,是經歷壓縮處理的失真音訊檔,好處是檔案數據小,一首歌大概佔5MB容量,方便在昔日還未發展成熟的互聯網、電腦及流動裝置分享及儲存音樂。另一好處,是這種壓縮處理的音樂檔以低級播放器或耳機收聽,質數與原音並沒明顯分別。但放諸今天以高階耳機取聽,就等同用60吋高清電視觀看VCD影碟,音質「起晒格」。

正確使用方法

具ISF及THX認證資格的Desmond Chow指:「音源質素視乎格式,無壓縮檔案 (如WAV、AIFF)及無損壓縮檔案 (如Flac、Apple Lossless)都是高階選擇,還要認清音檔資料是否一致:音源質素亦視乎解像度,CD (16 bit / 44.1 khz)、hi-res (24 bit / 96 khz或以上)或是更好的DSD都是高階選擇。」

已刪除的電子裝置檔案只隱形,沒消失﹗

在電腦手機刪檔案,就如在香港掉垃圾,物件沒有被焚燒,而是埋在堆填區,隨時可被挖出來。約十年前藝人陳冠希私密照外洩事件便是最佳例子,當事人在庭上作供時聲稱,拿電腦修理前已將當中檔案刪除。

解說

城市大學電子工程系副教授鄭利明指出:「所謂刪除,只是把資料在index file上刪除,完整結構並沒刪掉。當使用還原軟件掃描電腦,便可找到該檔案本來所屬的位置,然後軟件便可重構檔案。雖重構後的檔案或會被重新命名,但內容一致。」

以簡單及生活化的方式解說,電腦儲存資料的硬碟就像一個擁有很多間格的櫃,櫃面貼有一張索引 (即電腦中的index file),這索引記錄著每一間隔裝載的資料及位置所在。當有人在電腦按下刪除某檔案的指令,其實只是將櫃面索引上代表那間隔的內容抹走,當中的資料並沒被刪除。

解決方法

鄭教授笑言,若要人不知,除褂己莫為,否則便要採取以下方法:「要不進行完全格式化 (full format) 程序,即是洗掉資料,把所有訊息重排,還原檔案的狀態或變成空白檔案,令該結構不再出現;要不把硬碟磁性部分打碎 (不建議) 或選擇市面上一些銷毀服務,確保資料不會外洩。」

影迷,還未是時候珍藏經典。

影迷都喜歡珍藏經典電影影碟,但過去三十多年間,影像媒體由錄影帶、LD、VCD、DVD發展至今天4K質素的Blu-ray影碟,平均不到十年載體的影像質素便蛻變一次,結果影迷就是不斷破費買了再買珍藏版。

解說

現在最高質素的是4K影碟,像素是4096 x 3112 像素,昔日電影都以菲林拍攝,35厘米的解像度數碼化後約是6144 x 4668質素,約等於6K畫質,七十年代還有一批電影以70厘米菲林攝製,換言之解像度約是12K質素……

metroPop #463
TEXT/ JEREMY & HAZEL
INTERVIEW/ HAZEL
CO-ORDINATION/ SANDY & RINGO
PHOTO/ MICHAEL & 網上圖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