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堅尼地城和西營盤之間的的石塘咀,是一處新舊共融的住宅區。當中的山道天橋休憩處,多為附近街坊及長者所使用。不過,最近這個地方經過本地非弁利團體信言設計大使(Design Trust)的翻新,以「山道有山」為設計概念,希望能為居民帶來不一樣的觀感和體驗。

新增「山」形設施及動感燈光裝置
山道天橋休憩處屬信言設計大使(Design Trust)發起的「未.共研社」設計計劃中,《眾・樂樂園》項目的一部分。項目計劃將港九4個微型公園進行翻新改造,其中位於石塘咀的山道天橋休憩處,是繼荃灣二陂坊遊樂場和砵蘭街休憩花園後,第三個經重新設計和開放的公園。
設計團隊考慮到山道天橋休憩處沿斜坡而建的特點,故以山道天橋底的高度為設計基礎,融合「玩樂」的概念,於公園設置了多個「山」形設施及動感燈光裝置,亦重新布置了座椅及象棋桌、更換了地磚及改善了園景的設計,以解決舊有休憩處座椅及光線不足的問題。公園更創新採用了節能LED燈帶,雕塑性的燈光裝置不但展現了山地優雅的輪廓,燈帶的光線亦特地設計成向下照明,冀減低燈光對附近住宅及居民的影響。




設計融入石塘咀歷史元素
此外,石塘咀曾是盛產花崗岩之地,在百多年前,大部分居民都在區內的石礦場工作。於二十世紀初期,它更一度是紅燈區,以「塘西風月」著稱,為該區帶來了不少人氣。然而,如今石塘咀已難以找到半點歷史痕跡,因此設計團隊在構思設計時,亦巧妙融入了歷史元素,在地面上用時間軸刻載該區的歷史事件,如百年寶號德昌森記從廣州遷到香港發展,以及1904年於石塘咀開幕的太平戲院等等,以新舊兼容的方式突顯天橋下的休憩和互動空間。



翻新後的山道天橋休憩處,增添了綠化空間,給人舒適寫意的感覺。期望在未來,香港也可以陸續增設更多兼具設計和美感的公共設施,美化都市。
Text:Onyx
Photo:由信言設計大使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