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街頭不時會收到免費紙巾派發,包裝袋上常印有廣告;至於香港的OK便利店所派發的紙巾,則藏有幸運指數或贈券的小紙,讓拿到的人八卦八卦。紙巾是我們常常接觸到的東西,台灣的陳邦恩則在包裝上寫句子。這到底是浪漫的派發,還是心酸的散播呢?

「我愛您像一條魚
吊了一夜乾掉的那種
脫水過多的那種
掉了千萬個珍珠
肚子跟眼眶都泛紅的那種」
傷心者之歌
悲傷時我們都在苦澀地創作,排解亦渴求別人懂得,陳邦恩說到自己經歷感情的變異,沒辦法把情感寫到劇本,渴望以其他媒界排解,寫下不少短詩句疏理。雖然叫「詩紙巾」,但他卻說沒有定義那些文字,那些都是只是強烈情感與快速的句。以斷句式的文字表達誠懇、單純,如同劇本的音樂性,可讀可講。

日子有功,漸漸累積一系列的句子,這些作品是放下的修行,亦是給自己的療癒全書。在可以面向世界之時,他便想到把文字印在包裝上。

紙巾是道具,富劇場感的相遇。
由一個人的情感波動,以至用作品呈現,陳邦恩想到讓捷運站的過路者拿到。在捷運站收到詩紙巾,他會思疑收到的人會有怎樣的反應,會跟創作者有所呼應嗎?讀到心坎,你會鼻酸、你會流淚嗎?這些都會某有戲劇效果的畫面。

擁有後即棄?
筆者問到陳怕不怕別人用完就扔掉包裝,他不在意包裝隨風而去,更重要的是過程。詩紙巾由創作、派發、使用是以行動作為單位的作品,與人交流。人是群體生物,在生活裡面難免遇上委屈,他希望作品可以感動人,總有詩懂你,這就是創作者的溫柔;紙巾隨淚水、隨鼻涕扔到垃圾埇裡面,包裝有沒有留下來也不用深究。現在詩紙巾在蝦皮上販售,他本來也有想過打到大眾市場補貼生活費,但現時的文創商品太多,陳邦恩深怕如此定位自己的情感變得太廉價。他希望買紙巾者都是從與創作者的連結,再到金錢支持。

包裝背後有ISBN?
當你扔一個包裝的時候,你是在扔掉一本著作嗎?紙巾背後有ISBN(國際書號),是真還是假的有待讀者查找。
FACEBOOK:陳姓男子
PHOTO : 受訪者提供